1946年毛岸英时隔19年回国,毛主席抱病接机,之后的安排让人感动

玖号放人间 2024-05-08 05:17:34

文|齐素平

编辑| 哆啦B梦

1946年1月,一架飞机飞抵延安上空。

毛主席抱病前往机场,要亲自迎接从飞机上下来的人。

两两相望之际,百般情绪涌上心头。

看着眼前这个已经24岁的年轻人,毛主席的心里,想起的却是19年前,那个年仅5岁的孩子。

没错,毛主席亲自前来迎接的人,便是他阔别19年的儿子,毛岸英。

此次,毛岸英和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起搭乘飞机回国,在经历了19年的颠沛流离后,毛岸英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

尽管,只是短暂的一聚。

但据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这次见面后,毛主席的心情大好,身体也一下子好了很多。

原以为,此时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毛主席会将毛岸英留在身边。没想到,毛主席的一个举动,却让人感佩不已。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回国后的毛岸英,并没有因为是主席的儿子,而要求被优待。

相反,因为他在苏联待了十年,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农村具体情况不了解,而被毛主席派往农村,进行锻炼。

面对这个指派,毛岸英欣然接受,并拜劳动模范吴满友为老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全套农活。

在实践中领悟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内涵。

至此,父子俩虽都在国内,却依旧是鲜少有时间有机会见面。

之后,毛岸英与自己心仪的女子刘思齐结婚了。

婚礼没有办仪式,毛主席只请了邓颖超、周恩来、蔡畅、李富春等人,大家在菊香书屋的西屋里吃了饭。那天,毛主席很高兴,在吃饭时,将自己最好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给了毛岸英,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只可惜,这样温馨的日子没过多久,战争骤起。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

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缨,要求入朝参战。他告诉妻子刘思齐,自己这次要去参加一个任务,可能会走的久一些。

让刘思齐没想到的是,这个任务,竟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让刘思齐更加无法接受的是,这一去,竟是永别。

1950年11月25日,作战室突然遭到美军空军的轰炸,几十枚凝固汽油弹雨点般从天空落下,瞬间化为一片火海。

而毛岸英,当时正在作战室里紧张的工作。突然落下的炮弹,让他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

壮烈牺牲的那一年,毛岸英才刚刚28岁。

他才刚刚与父亲团聚,与心爱的人结婚,人生就戛然而止了。

消息传回国内,众人悲伤不已。毛主席独自坐在屋内,暗暗垂泪。将毛岸英生前用过的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一遍遍的摩挲。

面对众人的忧心,毛主席强忍着悲痛,反而安慰起周围的人:“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当彭德怀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打算将毛岸英的遗骨埋在朝鲜北方时,毛主席回应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就这样,毛岸英如同千千万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志愿者一样,永远的长眠在了朝鲜的大地上,守望着这片中国志愿军曾浴血奋战的地方。

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

毛岸英的牺牲,让刘思齐悲痛不已。想起告别时毛岸英的神色沉重,刘思齐忍不住落泪:“每当回忆起这个情景,我都非常痛心和内疚,他抱着这种心情告别,而我就淡淡的,什么也不懂……其实就算我知道他去打仗,也不能改变什么,留是留不住的,但至少我能对他多表达些,不至于带着如此强烈的内疚生活了。”

中国苦难历史的折射

童年时颠沛流离,朝不保夕。

好不容易回到祖国,回到父亲身边,却因为战争,而英年早逝。

毛岸英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一部近代史所蕴含的苦难。

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正是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国民党悬赏万金,要取毛主席的项上人头。又因为秋收起义,毛主席不得不离开杨开慧母子。

那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抓不到毛主席,国民党便将目光盯上了杨开慧母子。毛岸英8岁那年,杨开慧被捕入狱,8岁的毛岸英也一起被抓。

国民党原想从杨开慧嘴里,撬出毛主席的行踪。然而,杨开慧宁愿舍生取义,也不愿透露关于毛主席的消息,最终,死在了国民党手里。

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兄弟三人在地下党的安排下,来到上海,在一家地下党办的学校里,短暂的上了学。

可随着地下党被破坏,毛岸英兄弟三人再次流落街头。最小的弟弟毛岸龙,也在那一次与他们失联,下落不明。

明白国民党正在全力搜寻共产党,乞讨流浪的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相依为命,不敢透露一丝身份信息。直到1936年,才在地下党的部署下,由东北军将领李杜将兄弟两送到了欧洲,进入了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至此,毛岸英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才算是宣告终止。

在苦难中长大的毛岸英,深知黑暗动荡的社会,是如何的吃人。于是,1941年苏联爆发卫国战争后,年仅19岁的毛岸英便要求参战。但因为他是中国人,按照中苏约定,不能让中国孩子在苏联服兵役,毛岸英因此被送往了军校学习,并在毕业后,获中尉军衔。

1946年回国后,毛岸英转为中共党员。

回国的这几年,他下过农村,去过工厂,见证了内战的胜利,却死在了朝鲜的战场上。他就快要触摸到新时代的那束光,却永远的长眠在了那片他抛洒过热血的朝鲜土地上。

参考资料来源:

齐鲁壹点:《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抱病去接毛岸英,别样的父子深情令人泪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146724412357664&wfr=spider&for=pc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