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雨果的《悲惨世界》:黑暗的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挣扎

颜威说历史 2024-04-20 16:02:46
雨果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有人说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但我认为他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中饱含了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对当时法国黑暗社会的批判。

《悲惨世界》

雨果的《悲惨世界》发表于1862年,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

19世纪的法国巴黎,那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由于所处的环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冉·阿让无能为力,只好独自承担当时社会强加给他的种种残酷、残忍和不幸。他因为不甘心看到自己的亲人快要饿死的现状,就去偷窃。结果这次偷窃不仅没有解决他的亲人的温饱问题,还使得他的亲人以及他自己走向了死亡的渊薮。

冉·阿让因为偷面包被法官判处5年的苦役。后又因逃狱加刑到19年。出狱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冉·阿让免于被捕。

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让,随后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十年后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在此期间,冉·阿让的工人有一位叫芳汀的女工,由于涉世未深,被爱情骗子给骗了,只能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看到这一切后,冉·阿让十分同情,因为当年他的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决定照顾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

为了芳汀和柯赛特这对母女,冉·阿让的真实身份被暴露,这也使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追踪冉·阿让的沙威警长发现,他成功的将冉·阿让捕获。不过冉·阿让逃了出来,然后带着柯赛特过起了隐居生活。

8年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

雨果的《悲惨世界》,时间跨度非常广阔,从拿破仑执政时期开始,历经滑铁卢战役、波旁王朝、查理十世统治、七月王朝和巴黎起义。横跨法国社会19世纪上半叶,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社会画卷,可以说再现了那个黑暗的社会和悲惨的世界。

那个时代,法国社会动荡、民不聊底,层民众饱受剥削、压迫和奴役,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就跟冉·阿让一样,他们的生活根本没有任何保障,失去收入来源后,只能忍受饥饿,甚至去偷盗。

黑暗的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挣扎

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的专制统治,大革命之前的波旁王朝是一个典型的专制社会。权力高度垄断,国王统摄一切,“朕即国家”“太阳王”等意味着法国权力已经高度垄断,垄断的权力根本没有任何的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

权大于法,王大于法,法律和制度只是他们统治的工具而已。国王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这些官吏的权力来源上级和国王,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对权力来源负责,根本不需要对人民负责。

而且任命就等于授权,既然国王的权力是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的,那么,这些得到授权行使权力的官吏们,权力自然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和监督。所以他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社会治理充满了武断、任性、野蛮和暴力,对民众则是敲骨吸髓的剥削、压迫和奴役。

残酷的统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反抗,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愤怒的人们,打着平等、自由、法治的旗号,攻入了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可是随之而来的他们并没有等到一个法治、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等来的还是一个专制统治,是一个充满了剥削、压迫、奴役,不平等的等级社会。

长期的专制统治早已养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奴性十足。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法国人民还是倾向于一个强势人物来结束这乱世,于是他们选择了拿破仑。拿破仑将权力高度垄断,带入一个更加专制的社会中。

专制统治之下,底层人民的命运根本没有改变,他们依然生活在艰难之中,为了生存,每日苦苦挣扎。

本文参考文献:

雨果.《悲惨世界》

1 阅读:2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