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楼市集体失守?听前银行副行长的逆天预言!

极简风装修设计 2024-04-30 09:06:10

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地理结构的重要特征。根据最近的数据,虽然南方地区仍然占据中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但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加快,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均衡化趋势。

广东和江苏省的GDP突破10兆的大关,再次证明了这两个省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广东连续34年位居第一,江苏则连续30年保持第二的位置,这说明了东部沿海地区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湖北、四川和福建之间的激烈竞争表明了内陆地区也在迅速发展,尽管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差距。 从地区经济占比来看,南北方地区的比例差异正在缩小,表明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

尽管南北方经济比重的差距收窄,但认为经济中心已完成由南向北的转移尚为时过早。南方经济体量庞大,产业基础雄厚,而北方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要全面超越南方,仍需要时间和更多政策的支持。 任泽平指出的市场差异正是南北经济差异的本质所在。南方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在市场开放度、产业结构和国际化水平上相对较高。北方地区虽有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但在转型升级和开放度方面仍需赶超。

总而言之,虽然南北方经济差异正在缩小,北方地区的增长势头也令人鼓舞,但要达到经济力量的根本平衡或逆转,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更精准的政策支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市场力量的激活,将是未来双方都需要着力的方向。

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关键支柱,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内,东部、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分别减少了6.5%、6.2%、16.1%和22.8%。

同期,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22.8%、19%、27%和35.9%;房屋销售额同比降幅达到了25.6%、24%、30.5%和39.5%。这些数据明显表明,相较于南方,北方的房地产市场遭遇了更为严峻的下滑。 近期,一项关于2023年1月全国316个城市房价的调研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显示北方城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大:

- 鹤岗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了11.99%;

- 辽源的住宅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下降了6.01%;

- 四平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了6.88%;

- 锦州住宅价格环比减少了6.44%;

- 菏泽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了9.50%;

- 通辽住房价格环比减少了6.46%;

- 益阳、南阳的住宅价格分别环比下降了6.51%和6.81%;

- 商洛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了7.15%;

- 宿迁住宅价格环比减少了12.67%;

- 聊城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了10.04%。

除此之外,城市如张家口、潍坊、威海、德州、保定、日照和泰安也经历了连续的价格下跌。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北方的房地产市场当前状况不容乐观,下跌幅度普遍较大,主要的下滑趋势集中在北方地区。

北部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南北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及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差异,显著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除了2022年外,南北之间的经济差异持续扩大。虽然房地产开发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它也能推动房价上涨。南方两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对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阻碍。这样,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对住房的需求受到了差异化的影响。

同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人偏好居住在南方的大城市,那里不仅环境宜人,而且空气质量较好。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也对北部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据资料显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超过一千次的调控措施。这些多年的调控使得房地产作为投资和金融工具的特性逐步减弱。

随之,更多的投资者和炒房者开始抛售资产,导致二手房市场供应过剩。显然,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自2020年6月以来,全国新房价格每平方米的变动仅为53元,2022年甚至出现了近年来首次房价下跌现象。城市分布上,大多数热门城市位于南方,而北方很多城市地理位置相对边远,加之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南北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异、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南北对居住环境需求的不同,共同导致了北部房地产市场的集体失守。

随着交通便利性的提升,人口迁移变得越来越频繁,导致许多人向大城市聚集,进而引发房地产市场的明显“分化”。简而言之,这种分化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两种极端的走向。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持续的人口流出,对房屋的需求逐渐降低,导致房价下跌。而在一些热门的大城市,人口不断涌入,维持或推高了房价,通常这些城市位于南方,相比北方城市来说更受欢迎。 有人可能会问,南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未来是否会遭遇集体崩盘?答案是明确的。

根本上讲,房屋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受供需法则影响。目前,房屋的供给量已经大大超过需求量。过去,投机行为放大了房屋需求,但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限制了房屋的投资功能,投机者和投资者纷纷退出,房屋的实际需求得以显现。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将更多地受到实际居住需求的引领,而不是投机需求。

根据中央银行发布的一项公告调研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6%,这意味着仅有4%的城市家庭未拥有房产,同时,40.5%的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另外,从西南财经大学获得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的空置住房数量高达6500万套,空置率达到21.8%。

一些专家通过分析这些空置率数据并结合过去五年的住房销售面积,推断目前的空置住房总量已超过一亿套,足以满足2.5亿人的居住需求。 这些数据表明,市民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房价上涨的问题,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处理这些过剩的房产。有观点认为,鉴于当前的房地产过剩情况,可以暂时停止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待未来人口增长逐步吸纳这些空置房屋。

然而,这一提议实施起来颇具挑战,因为对于开发商而言,不继续开发新楼盘将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难以偿还债务,并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此外,我国当前正面临人口增长放缓的问题,这增加了依靠人口增长来消化房地产存量的难度。

经济规则和调整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吴晓灵的这番话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尤为贴切。随着人口开始负增长,对于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部分动力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的放缓甚至逆转,需求端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未售房产的库存增加。长期而言,除非能找到新的增长点,否则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遭遇调整。

其次,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挑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减少。这将对那些依赖年轻劳动力的行业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

最后,人口负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对消费、投资、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可能会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压力。 因此,调整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加大对创新和技术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善人口结构,提高总体生育率,以及优化社会福利制度等措施将成为应对人口负增长挑战的关键。 中国的未来并非注定是悲观的,但需要政策制定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以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 阅读:3236
评论列表
  • 2024-05-05 07:07

    实际上未来房价根本就无所谓了,一般人生存都是考验和煎熬

  • 2024-05-04 21:16

    砖家解读个卵,反正不买就对了

  • 2024-05-04 19:49

    开发商看到了希望了,等待人口增长接纳这些空置房,好,今晚喝两杯去

  • 2024-05-04 20:39

    讲什么都是白讲包和了用什么来补,有多少人没有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