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老了(逝世的意思),我感到深深的寂寞。”“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我等可学不

笔杆和腰杆一样硬 2024-05-11 00:52:40

“毛主席老了(逝世的意思),我感到深深的寂寞。”“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我等可学不可及”。这是敢当众顶撞批评毛主席的唯一文人,被誉为中国的脊梁,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梁漱溟的由衷感叹。

梁漱溟和毛主席同岁,自幼饱读诗书,天赋异禀,学富五车,才学过人,是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担当的良心文人,也是一个有节操有风骨,敢直言不讳的最大胆文人。同样,也有文人固有的清高自傲的特点,而且可以说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自己甚至说“我死后,天地会为之动容改色”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邀请他加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毛主席和梁漱溟很早就相识,只是政见一直有所不同,梁漱溟主张社会改良,毛主席当然是主张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关于国家是重点优先发展工业还是农业,发生分歧。梁漱溟认为,农业是重中之重,而且农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无比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和城市的生活差距太大,国家不应该忘记农民,应该优先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毛主席主张工业是国家大本大源,只有优先发展了工业,才能带动农业的发展。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应该抓住机会,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改造为工业大国。

两人关于中国几亿人的前途命运展开了争论,甚至激烈的争吵。梁漱溟当众顶撞批评毛主席,要求毛主席自我批评,还质问毛主席“有没有自我批评的雅量”

毛主席不否认儒家仁政治国,但是要分清大仁政和小仁政,优先发展工业是大仁政,而优先发展农业是小仁政。

君子和而不同。梁漱溟关注的是民生,毛主席关注的是长远国运。

顶撞毛主席后的二十多年,就是自1953年以后,梁漱溟再也没有一起长谈,而梁漱溟的政协委员继续当,工资照发,也没有受到任何组织处分。

毛主席逝世后,梁漱溟发出内心的感叹“毛主席不在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而且,梁漱溟还发出深深的自责。“当年,我不该当众,不分场合,顶撞他,让他很为难”。

两人都忧国忧民,但两人的眼见、胸襟和高度不可同日而语。

梁漱溟老先生还感叹说“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我等可学不可及。”

梁老先生,晚年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主动承认,并歌颂毛主席,也不失为真君子!

12 阅读:22324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2:40

    毛主席,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

  • 2024-05-23 15:32

    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领袖,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梁老也是一个清明的儒雅文人,对伟人的认知是非常准确的,值得大家敬佩。

  • 2024-05-23 08:55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怀念您伟大的人民领袖…

  • 2024-05-25 08:17

    为人民服务[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26 13:25

    感恩毛主席!

  • 2024-05-27 22:53

    毛主席的伟大是世界上无人能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