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一辈子医的爷爷说:肝囊肿,就是气毒、湿毒、血毒搅合在一起了!后来我发现:每一

生活习惯改造说 2024-05-04 17:09:51

行了一辈子医的爷爷说:肝囊肿,就是气毒、湿毒、血毒搅合在一起了!后来我发现:每一种需要做手术的病,都是医生对金钱的渴望。   我们家历代从医,我从小就跟在爷爷和父亲身后,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病人,和世间真相。   在我小时候,隔壁村里有个和我同龄的孩子,生了一场重病,但家里没钱,眼看不行的时候,被爷爷用几味草药救活了。   我很相信中医,不仅因为我家里的原因,还因为我见识过太多奇迹,中医治病救人的奇迹,所以这些年来,我不为光宗耀祖,不为功成名就,只为尽自己绵薄之力,发扬中医。   我身边的同学,各个豪车豪房,一场手术费顶我好几个月工资,而我一辆电动车骑了8年,我更是见识过他们在临床的“黑暗”。   用机器检查代替望闻问切,用昂贵的西药,中成药代替便宜的纯中药,在医院里没人关心病能不能好,更关心的是怎么让患者掏更多的钱.......   你看,手术室里之所以每天人都多,是因为每一位医生都在培养做手术的患者,有了结石、囊肿、子宫肌瘤等等,要么做手术,要么等体内东西长大做手术。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手术的利益空间最大,可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不确定性太多,在我看来这不是治病,而是害人。   记得之前,我接诊过一位患者,什么毛病呢?就是多发性肝囊肿。他做过手术,但没多久又复发了。此外,他还偶尔有胁肋作痛、腹胀、恶心、食欲不好的症状。   了解情况后,我从化痰、活血化瘀、疏肝的角度治疗患者,但效果都不怎么好。   我实在没办法,就把电动车一骑,带着患者去找了我的爷爷。   爷爷详细了解情况后,说:不用怕,你这肝囊肿,不过是气毒、湿毒和血毒搅合在一块了!   随后,爷爷在看过患者的舌脉后,又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开了一个方子:木香、瞿麦、木瓜、当归、月季花。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腹胀、恶心得到缓解;接着又服用两个疗程,患者囊肿减小,胁肋作痛也基本消失。   原方稍作加减,患者又服用三个疗程,最终诸症平息,囊肿消失;为巩固疗效,让患者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在中医里,囊肿是身体里面多出来的东西,但不同于结节,肌瘤那样的,它是一种偏向于水质的包。   它可以流动,里面是气,血,浑水包裹在一起的。本质上,要比结节什么的好解决多了。   肝,主疏泄。那些得不到疏泄的气、血、水,就会堵在这里越来越多,随着气滞,就会越鼓越大。   那怎么办呢?下面就来看看,方中的用药思路:   1、木香、瞿麦——清肝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垃圾除不掉,新的气血津液,就无法滋养肝体。   所以,方中用辛散温行的木香,来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散结消痞、除胀;而瞿麦被用来消脓、逐淤利水,将囊肿破开,通过小便把这些东西代谢出去。   2、木瓜、当归——补肝   肝,需要充足的气血来濡养,所以要补肝血。此外,肝体阴而用阳,所以也要养肝阴。方中用了木瓜和当归,来养肝阴、补肝血。   3、月季花——疏肝   肝喜调达,喜舒展,所以要养好肝,就要让肝做它喜欢的事情,就要顺着它的性子,它一高兴了,活就干好了。   因此,方中用了善于疏肝解郁、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月季花。   这几年,我用这个方子帮助了800多名患者摆脱肝囊肿的困扰,治病不一定要用奇药和贵药,而是要对症下药。   我见过太多同行为了挣钱,为了利益陷入名利的漩涡,不能自拔,我觉得每一种需要做手术的病,都是医生对金钱的渴望。

1 阅读: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