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漫长的季节里,哭比笑好

羿云天说 2023-05-08 10:36:39

提到范伟,在几年前必定归为笑星,从央视春晚经典小品不同角色的塑造到和赵本山合作的乡村系列电视剧中彪悍、愣头青却又让人爱恨交加的角色,都给范伟贴上了喜剧小品明星的标签。

直到离开赵本山,独自闯荡影视剧市场,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喜剧角色之后,从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到如今《漫长的季节》“王响”,范伟又一次因为演技而出圈。也再次证明了一个喜剧演员的转型成功之后,更加的难能可贵和极其不易,却又给很多躺在舒适区里的演员做了很好的示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有人评价范伟是当今相声演员中少数几个演影视剧不露相声痕迹的人。

从电影《芳香之旅》的老崔,《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再到如今《不是问题的问题》丁务源,都是平凡小人物的喜中带悲,悲中含喜的挣扎和无奈。

再从搭档赵本山一众的东北电视剧,以及后来的《老大的幸福》傅老大到《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范伟一度不断突破,几乎很少演烂剧。

虽然表明上看起来这些角色有一些雷同,可是正如网上关于《漫长的季节》相关话题讨论中的一个问题——如何横向去看范伟在以东北为背景的剧集里的整体表演?

点赞最高的评论是:三分得意,三分骄傲,三分小算盘。欠欠的,油油腻腻的。

可是这种油腻却绝不同于某些偶像剧演员的油腻,范伟塑造的角色表面上的油腻,并不能掩盖内心里的真诚和通透。

而这种角色的突破却更多的是从一个舒适区跳脱到另一个不胜寒的高处,但是却胜过众多被冠为老戏骨的“戏混子”。

与其说大多数演员有自己的舒适区,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意醒来,其实说到底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过硬的精湛演技让他们逃离舒适区。

细数如今从小鲜肉小花到中生代明星,都想从偶像剧转型到正剧,都想标榜通过自己的演技以及敢于扮丑来证明自己可以演好接地气的正剧角色,可是强如赵丽颖,流量如杨幂,都没能百分百做到的转型,就更不用说在如今资本深入的流水线影视剧市场中,很多只能沦为粉丝的狂欢乃至异想天开,却依然徘徊在偶像剧里打转。

再来看范伟褪去喜剧角色之后演绎的相对“苦情”的角色。

网友评价,《漫长的季节》比《隐秘的角落》更悲剧,《隐秘的角落》的恶魔是险恶的人心,他们只限于一小部分人。《漫长的季节》的恶魔是病入膏肓的桦林市。这二十年来的桦林市,像是个没有人能逃脱的梦魇。

王响他们的这二十年,是个人不幸和时代变迁交错混融、沉浮与共的复调悲剧;这些悲剧的内核,共同构成了剧作的魂。

《漫长的季节》也用配角的人生,拍出了桦林市的恐怖。

所以,一部经典电视剧的成功,角色群像优秀,是优秀条件中的一环,但仅仅只有全员演技在线还是不够的。

从范伟到秦昊,再到剧中所有的配角,其实都融入了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中,然后用没有被现代快节奏侵蚀的慢节奏,拯救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电视剧的成功。

所以,如果这部剧因为节奏慢被骂,那么错的不是剧,是我们被短视频侵蚀的人格。

一旦被侵蚀,就只会喜欢范伟曾经的喜剧笑星人设,反而不会哭了。

而范伟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仅能够融入并演绎出笑中带泪的角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塑造和演绎了一种哭比笑更好的“多重宇宙”——

他不是那个活在江湖传言里的娱乐人,他身上也背负着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漫长的季节等待之后,你会发现,哭比笑好!

羿云天,非著名写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原创最深度的娱乐影视评论,时事热点解读,家庭教育分析与心理咨询。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