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图像展示了原子转变成量子波的过程——正如薛定谔所预测的

葫芦科普 2024-05-05 14:28:41

物理学家首次捕捉到了单个原子表现出波状行为的清晰图像。

这张图像显示了荧光原子的鲜红色点逐渐转变成波包的模糊斑点,这是量子力学基石之一——原子同时存在为粒子和波的概念——的惊人展示。

发明成像技术的科学家们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因此他们的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物质的波动性质仍然是量子力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他们补充说,他们的新技术可以用来成像更复杂的系统,为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洞见。

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德布罗意是一位贵族和物理学家,他在研究光的性质时,意识到光虽然表现出波动性,但在某些实验中,如光电效应,却表现得像粒子。他推测,如果光可以表现出粒子性,那么实物粒子,如电子,也应该表现出波动性。这个想法颠覆了当时物理学界对物质的传统认识。

两年后,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这个方程式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基本方程,它告诉我们一个粒子的波动性质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薛定谔方程的解,通常被称为波函数,可以告诉我们粒子在某个位置被发现的概率。

波粒二象性的概念通过多种实验得到了证实。例如,在双缝实验中,当电子通过两个紧挨着的缝隙时,它们在屏幕上形成了干涉图样,这是波动特有的现象。然而,当我们试图观察哪个缝隙电子通过时,干涉图样消失了,电子表现得像是粒子。这个实验展示了量子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同时可观测的,而是根据观察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在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粒子不具有确定的轨迹,而是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当我们测量粒子的位置时,波函数“坍缩”,粒子的位置才变得确定。这种非直观的行为是量子世界的核心特征之一,也是量子力学与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经典物理世界的主要区别。

薛定谔著名的方程式通常被物理学家解释为原子在空间中以波状概率包的形式存在,然后在观察时塌缩成离散的粒子。尽管这一量子世界的奇异属性与直觉相悖,但在众多实验中已被观察到。

为了成像这种模糊的二象性,物理学家首先通过激光中的光子或光粒子轰击锂原子,剥夺它们的动力,将它们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原子冷却后,更多的激光将它们困在光学晶格中,成为离散的包。

原子冷却并限制后,研究人员定期开启和关闭光学晶格——将原子从受限的近粒子状态扩展到类似波的状态,然后再变回。显微镜相机记录了粒子状态下原子在两个不同时间发出的光,而在两者之间,原子表现得像波。通过组合许多图像,作者构建了这个波的形状,并观察到它随时间的扩展,完全符合薛定谔方程。

这项成像方法包括重新开启晶格,将每个波包投影到一个单一的井中,使它们再次成为粒子——它不再是波了,研究的共同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物理学家塔里克·耶夫萨说。“你可以将我们的成像方法看作是采样波函数密度的一种方式,类似于CCD相机的像素。”CCD相机是一种使用电荷耦合器件捕捉图像的常见数字相机类型。

科学家们表示,这张图像只是一个简单的演示。他们的下一步将使用它来研究那些不太为人所了解的强相互作用原子系统。

“研究这样的系统可以提高我们对奇异物质状态的理解,例如那些在极其密集的中子星核心中发现的状态,或者在大爆炸后不久被认为存在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耶夫萨说。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9:49

    掷骰子结果是确定的。不观测就不能确定,观测方法不足,也不能确定。空间连续可入,位置精度没有任何极限,对应的速度当然也没有极限。测不准原理肯定是骗!观测能力不足一直都是人类认知自然的障碍,是不确定的源头 ,不奇怪。———测量精度是观测能力的不确定问题,当然不能用来否定或验证公理(自然有无之真)。“波粒二象性”是以真假不辨来祸害人类认知的核心根基———确定性。

  • 2024-05-05 18:40

    波只是一种粒子宏观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波/沙丘波到处都有,是粒子构成的,有波粒二象性???波是一种物质???以干涉衍射现象否定光是粒子,又去解释粒子干涉衍射,不是笑话是什么???破坏了认知自然的核心根基“确定性” ………场::只能由源完全确定,不可观测(源力不是场力,源能量不是场能量),不必要的,无质量无运动的多余虚幻想象。……地球场给你引力,你给地球场引力,然后地球场给地球引力。这是笑话!!!~~~场与波都是捕风捉影之法,意义很小,破坏巨大。……伟大的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实验,激励源都是电火花,当然是光子。用了电磁波来解释而已。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当初真的没想到,你居然仇视讨论???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你想强迫你爸爸拉稀吗?可怜虫。
    葫芦科普 回复:
    如果你有成熟的理论,麻烦写成系统性的论文,发表到专业的期刊上,看你天天在这宣传你的讲解,肯定知道论文怎么写吧?你这么厉害的理论,发个SCI不是很难吧,今年诺贝尔是感受不上了,你现在抓紧发论文,明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能争一争,你这么厉害的理论,不需要等那么多年,肯定能打破最快获得诺奖的记录的,加油,希望你下次能用你得文章、你的诺奖来我的文章下面打我脸,而不是天天在这复制粘贴
  • 2024-05-05 19:58

    科学追求确定性,骗子招摇过市,天天鼓吹不确定。想干啥???[静静吃瓜]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难道祸害真假,大搞不确定就是你的快乐???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真假是根本!!!论文也必须服从,谁是你爸爸,真假也不能马虎。
    葫芦科普 回复:
    你确定,你写个论文给大家说说啊
  • 2024-05-05 18:40

    观测归纳是经典物理,不确定/概率/不知道/假说/的东西也成了物理???用数学与创造假说当物理研究未知的大笑话。撒网捕鱼只能是概率,鱼摊买鱼是计算(物理公理已知)。观测树上苹果数量是确定的,猜测树上苹果数量当然不确定。不确定是观测属性,不是运动属性。哪里会有荒唐的测不准原理???鬼扯的光速不变,具有无穷的运动精度!胡编的测不准原理,居然与光速不变是同伙!!!创造假说宏观微观不同?相对速度哪有谁高谁低?笑死人。精度高低是观测能力问题不可能是真理,也不能否定真理。自然的有无才是真。骗子当然能猜中骰子,号称证明公理公设必然是骗!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你在努力鼓吹骗子,搞点吃喝?还不许讨论批判,不怕祸害科学祸害人类???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可怜虫,诚实讨论难道不美好吗?你想干啥?
    葫芦科普 回复:
    自我催眠否定一件事很容易,毕竟只需要让自己相信就好,如果你觉得你是正确的,就拿出你让人信服的证据来,不是一天到晚在网络上各种复制粘贴你的无知
  • 2024-05-05 18:40

    解释光电效应是个笑话。物理机制根本木有涉及,对光谱特性,对光电子能量分布,对偏振和温度影响等都不能解释。是半知乱解,害大于利(笨蛋好于坏蛋)。发现光电效应是宝贵的金山,本是一条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道。胡编解释光电效应是毒药祸害!!!………证明光速不变(全称命题)是胡编!光反射驱动光帆恰恰证伪了光速不变。多普勒效应和红移就是相对光速变化。光子进入引力场比如黑洞必然会加速。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的理解::有质量的光子惯性运动,一点也不奇怪。……光子对实验装置相对速度基本不变,两路速度差极小,地球重力对光子速度影响太小也测不到,近似为惯性系。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批判骗子不好吗?天天为骗子鼓掌当打手,有趣吗?是不是想祸害科学祸害人类?
    Ydccaep 回复: 葫芦科普
    真理都不是玄妙的,傻子。得到万有引力定律花了人类数千年,它很难懂吗?光电磁粒子动能,轨道运动,粒子撞击,引力场,斥力场,哪个是奇怪的?
    葫芦科普 回复:
    那你来解释下为啥光电效应物理机制没有涉及?随便打几个字就否定一个东西,这样的花我是不是也可以否定你根本没有上过学,因为不需要任何的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