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与美国登月

涂樗 2024-03-26 06:56:22

揭山东老乡的短总是让我心情不佳,但想到他们败坏中国航天的声誉,我还是义愤填膺起来。

一位山东的“学者”提出:(如图)

于是我告诉他,这可能是录像设备。每秒24帧,那么三个小时就有20多万张了。对方反驳道是相片。并且提出了十分强有力的论据:(如图)

面对对方提出的手速问题,我真的有些无语。难道阿波罗系列前发射的月球无人探测器,因为没有人提供“手速”的服务,就不能拍照了?而且,难道一台探测器上就只能装一台照相机?另外,难道中国航天人提供的数据就仅仅是在月球逗留的3个小时内提供的?如果那样,还真不如录像呢。

但我也没法彻底反驳对方。我只是对对方这种嘲笑中国航天人的做法看不惯。一个在胡同放二踢脚都可能撞击墙角上的主,居然对中国航天人对美国登月的看法说三道四。你当中国航天人是啥子?

直到对方拿出来大杀器,我才真正拜服了。对方说:仅20万张照片需要的胶卷重量就达到2吨。美国人哪里有实力将这么多胶片送到月球轨道上去。

我向来对数字有保持敬意。看到对方提出的明确的数字,不禁对其专业性暗暗赞叹。但又禁不住想,难道我要怀疑中国航天人么?怎么可能?我不信任他们,我信任网上那些着三不着两的刘忙么?

于是我审视了一下这个2吨的胶卷。1吨是1000公斤或者叫千克,2吨是2000公斤(千克),2000公斤(千克)是2000000克(200万克)。20万张胶片,每张胶片的重量是10克。

我小时条件差,见到胶卷的时候都二十大几了。开始记得一卷好像是100张,后来想想不对,好像是36张。那么一卷就有360克了,也就是7两沉。说到7两咱有数了,买过猪肉啊。印象中当时的胶卷在手里很轻,肯定连1两都没有。然后查阅了一下,现代的柯达胶卷带卷轴和包装盒,33克。就算都是净重也不到1克1张。

如果按这个重量算,20多万胶卷,重量约20多克,也就是200多公斤。即使一次发射上去也不成问题,何况从1阿波罗11号到17号,总共6次成功登月,每次所带的不过40公斤左右,还不到一个人体重的一半。

在这里奉劝那些登月怀疑论者,同时还有西方伪史论者,消停一下多做点人事,要信任我们的中国航天人,也要信任中国的学者。

0 阅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