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挪威小伙,在中国留学,跑遍了大江南北,未来想要留在中国发展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5-05 23:00:26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780位真人故事

我叫乌力 Ole Eidskrem,是一名中国留学生,我从小生活在挪威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目前在华东师范学院主修商务汉语。

当我16岁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它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未来在中国。

(我在华东师范文化节)

我的中文名字叫乌力 Ole Eidskrem,是一位在校留学生,一九九九年出生在美丽的挪威,我的爸爸是一名企业家,我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们家住在一个漂亮的桥边,风景优美。我小的时候比较淘气,喜欢爬山、喜欢游泳。每到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就会跑去乡下的姥爷家,在那里爬山、滑雪、看日出。姥爷还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的童年温馨而快乐。

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到有介绍中国的书,从此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开始学习汉语,萌生了要到中国来看看的想法。

(我的家乡挪威)

于是,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坐了五个小时的飞机来中国考察,2016年我第一次来中国,那时候我才十六岁。到中国的第一站参观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后来我还去过很多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令我着迷。

记得有一天早上,天还蒙蒙亮,我在酒店外面的广场上,看到一个中国老人家在打太极拳,伴着轻柔的音乐,他一招一式在初升的阳光映衬下简直太迷人了,我很好奇中国功夫在大街上就能随处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了我。

这次考察虽然只有两个星期,但我认定了,我的未来在中国,我觉得我在高中选择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是我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了。

这次我独自一个人离开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才意识到小时候姥爷对我的严格才是大爱,是这位陪伴了我童年重要时光的家人,让我在这一刻终于知道了: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观。

(我在华东师范文化节)

我现在能够独立、勇敢有坚定的信念,完全得益于家人的培养和教育。

2018年,我高中毕业后又一次来到中国,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我学习的是商务汉语。学习汉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挪威语和中文,完全没有相通的部分。

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汉字写起来很有意思,但生字要反复练习,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刚开始写得很难,一个汉字每天我都要练很多次。遇到一些词语不理解时,我会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后来,我还专门下载了一个翻译软件,随时随地学习。

不仅如此,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一到假期我就背上行囊到各地去旅行,几年来我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最令我感动的是在2018年的冬季假期,我和朋友一道去安徽省的黄山旅行,晚上我们在一个叫宏村的村庄住宿时,我们想看一看当地有名的竹林,晚饭后我们开始到处走走,试图找到传说中的竹林。

(我在学校的各国展位)

我们穿过一个田野,遇到一个年老的奶奶在路边卖栗子。我们停下来买了一袋,然后向她打听竹林怎么走。她指着前方说:“往前走一段然后左拐,路程不是很远。”

我们道了声:“谢谢。”就沿着它手指的方向继续往前走,几分钟后,她跑来追上我们说:“我家住在里竹林附近,我可以给你们带路。”有人带路当然好了,我们一起边走边聊,我以为会很近,但实际上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一路上老人都在给我们介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各种植物,那时我的中文不好,她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但我能理解她的意思和情感。

在中国,人们很热情,美食也毫不逊色。

(我和我的家人在北京)

在中国上学,我可以吃到很多美食,这是我在国外不可能有的体验。

有一次在长沙,我们去吃饭,我看到这里的烤串很诱人就要了一份,老板问:“要不要放辣椒?”我说:“要滴。”我以为会和上海的烤串是一样,没想到咬了一口以后我眼泪都要辣出来了,喝了几口水才说出话来。

到了晚上,我遇到了一个中国朋友,我们一起去吃了麻辣小龙虾,这次就能体验出一种美味,非常辣!是我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忍不住一直吃,一边吃一边想死的心都有,但又忍不住。心想:小龙虾怎么可以这么美味呢。

这是我真正开始欣赏中国菜多样性的第一步。

(我和中国大使在一起)

不仅如此,这个冬季假期里我还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兴平的渔村,我在山顶看了日落。中国的地理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国家是多么的壮丽。这也加深了我对中国更深地理解和热爱。

除此之外,在大学里我也遇到很多有趣事情,2019年,我第一次参加了MINI EXPO(各国风采展位),我和韩国同学一起吃拉面,和俄罗斯同学一起喝伏特加……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就像一个大家庭。

大家分享彼此的文化,互相包容、理解,这种有爱、互融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在华师大学习的信念。

(我在哈尔滨冰雪节上)

在这里我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说起家的感觉,在中国过春节才是最有意思的。2020年1月春节,我受邀和朋友去乡下过春节,还没进村就看见到处挂着红灯笼,家家户户门前贴着春联。我来到朋友家里,很多人围在一起喝酒、吃各种美食,我还和他们一起蒸馒头,我们一起玩游戏,分享故事,我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这是我终于打开了真正理解中国的大门的时刻。也是从这以后,庆祝中国新年对我来说,跟在家里和家人庆祝圣诞节一样重要。

(我和同学们参加了赛龙舟活动并拿到奖)

可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我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了挪威。那时,我以为我最多离开2~3个月,就会回到学校开始正常的学校生活,但没想到这一离开就两年半。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天天盼望着早日回到中国。

回到挪威后,我只能在家自学,为了练习中文口语,我会常常跑去当地的中国餐馆和工作人员交谈,最后我顺利通过了HSK考试。2021年8月我正式开始了商务汉语本科的线上学习。这段时光对我来说相当艰难,它需要很强的自律和很大的牺牲。由于挪威和中国之间的时差,我必须在晚上5、6点睡觉,然后在凌晨1点爬起来上网课。

即使在周末我也必须保持这样的习惯,在线学习的一年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社交生活,但我却从未想过放弃学业。

(我在中国大使馆和大使在一起)

我很想念我的大学,虽然暂时不能回去,但我的心始终与华师大同在,与中国同在。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我对大学、对中国的爱。

2021年10月是华东师大迎来了建校70周年校庆的日子,我不能回学校,我就站在家乡奥勒松的山顶为华师大70岁生日送上祝福。

为了表达对学校的思念,我在挪威的一艘船上挥舞着华东师大的旗帜,我要让全世界知道,华东师大的学子即使身在北欧,心始终与华东师大同在,与中国同在。

两年半之后,我每天都会给大使馆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境,航班什么时候可以通,我真想插上一双翅膀早日回到我的学校、我的第二故乡~中国。

终于我很幸运成为“新冠疫情”后第一个回到中国的挪威学生,当我踏上中国的土地的那一刻,我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回家了!”我感觉我终于回到了家。

当我到达上海机场时,国内还有隔离和“绿码”的规定,虽然隔离的日子很不好过,但希望就在眼前,而且由于中国政府对我们安置得很好,短暂的隔离很快就过去了。

(我和参加龙舟赛的同学们)

2022年国庆节期间,我获得了前往重庆旅行的许可,这是我在挪威两年半的时间里梦想去的地方。

当我终于站在“山城”重庆,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那些建在“山”上的高楼,它们是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还有一个叫“李子坝”的地铁站直接从楼里穿过去,我被迷住了,惊叹中国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建筑上,烟火气也让这座城市更具魅力。

我在这里吃到了地道的重庆火锅儿,我点了特辣,我甚至在重庆市区逛夜市的时候吃了虫子。中国人的智慧在于创造,也在于对饮食的一种偏爱。

我在当地和一位在面馆工作了四十多年的老人聊天,她对我来自挪威很感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然后又和我聊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开放心态和亲切的中国人。让我懂得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不解的事物要持有学习、求知、包容的态度,善于接受与自己以往认知不相符的事物,允许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存在。这种大爱才是未来我要努力的方向。

(我在中国大使馆参加活动)

2022年12月,我被选为国际学生代表在华东师范大学每年一次的国际文化节上发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

我讲述了我的经历,还有我的回家之路。当我看到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的笑脸,让我感觉到我正朝着要成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桥梁的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思考我的未来、梦想、目标以及我回到中国后想做的事,我梦想着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商业上。我要想向西方的人们展示中国的美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这里的生活,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也带大家了解西方文明。

中国倡导“一带一路”让我看到一个国家的格局,我相信中国将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因此我想在这种变革中有所作为。

现在我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一边利用假期在中国旅行。

(我在西安参观兵马俑)

在我的中国西部冒险之旅中,我还去了四川的成都、乐山、峨眉山和贵州省的贵阳,我看到了熊猫还有山体建成的巨大佛像,参观了当地博物馆,和当地人交谈了很多,我还接受了贵州电视台的采访。

接着,我还去了中国的北方,在北京看了天安门广场,在沈阳看了紫禁城,在哈尔滨参观了冰雪节,在西安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在我眼前逐渐具体化,我为之痴迷,为之赞叹。

我还学会了四川话“吃饭了吗?” 我知道东北人说:“干啥呢?” 我最熟悉的还是上海话的侬好!阿拉上海欢迎你等等。

(我在文化节上参加活动)

我常常独自旅行,但我从未感到孤独,中国人的热心和好奇总是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受欢迎和被温暖,他们就像对亲人一样那样亲切。

我每到一个新城市,通过每一次冒险,我都能感觉到我对中国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对中国的爱和兴趣都在扩大和加深。

在华东师大,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2023年春季学期,我很荣幸作为龙舟队的一员,和我的队友们为我们的大学赢得了第13届龙舟比赛的冠军。

暑假期间我有幸见到了挪威驻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大使,她向我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在中国的旅行和经历的问题,我还被邀请到大使馆,讲述我在我以前的高中就作过的演讲。

以前,我在高中曾做的演讲,是为了尽可能激励更多挪威人考虑将中国作为他们未来的选择。我谈到了我在中国的经历、我为什么选择中国以及我为什么认为中国是他们未来的最佳选择。

(我在故宫参观)

而作为挪威商会(NBA)唯一的学生成员,我还有很多学习和拓宽视野机会,我被邀请参加庆祝中国与挪威关系70周年的庆祝活动,我遇见了外交部长、挪威大使和总领事,以及许多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中国旅行了超过26,000公里,而且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延伸。

我非常感激在我的生命中所有想帮助过我的人,我有了不起且支持我的老师,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导师们推动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有在任何时候都愿意帮助我的朋友们。

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现在这一步,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帮助我、支持我和鼓励我的每一个人。

(我在家乡挪威)

我曾经期望有一天我的母亲也能来中国看看,看看华东师大校园,亲眼见证我学习、成长的地方。

这些愿望也都得以实现,我的家人看到中国现在发展得如此之美,也为我能选择来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她们和我一样爱这个美好的国家。

我把想要做的事情都列了出来,比如:去重庆吃火锅、去青岛喝啤酒、去西安吃biangbiang面等等,如果我回到在挪威,我就烧中国菜给家人吃,比如猪耳朵、红烧肉等,带领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

八千一百公里,是从挪威奥勒松到中国上海的距离,我会努力让两地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我和领事及外交部长参加挪威和中国关系70年活动)

我是一名挪威留学生,我在中国,爱我学习生活的华东师范,我的梦想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口述:乌力 Ole Eidskrem】

【编辑:爱萍】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