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坛最杰出的四大运动员,真正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庆丰娱乐 2024-05-01 08:38:19

文|辰余弗游

编辑|风吹史今

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

2024,又遇闰年。

这不仅意味着今年学生要多上一天学、打工人要多上一天班,还是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世——奥林匹克夏季奥运会的盛大到来。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即将在七月开幕。

当热烈似火的夏天撞上激情对决的各项比赛,只是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令人热血沸腾,恨不能全程现场观赛。

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撇开个人爱好之外,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西红柿炒鸡蛋”的“中国红”队,能不能力压群雄,登顶奖牌数榜首!

那么,在此之前,让咱先热热身,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体坛里真正做到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四名最杰出运动员!

01 亚洲网球第一人——李娜

如果说足球是独占鳌头的世界第一大运动,那么,中国足球的水平,举世皆知,毋庸再提。

而说到观赏性和商业价值仅次于足球的运动项目,网球当仁不让,稳坐次席。

虽然在我国民间,这项运动跟乒乓球、篮球比起来,堪称“荒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而提到中国网球,首先涌入大众脑海中的就是曾经的世界女网“第二人”,亚洲网球第一人——先后问鼎法网、澳网,夺得过9座WTA单打桂冠、19个ITF单打冠军的李娜。

成长于运动世家的李娜,在人生的前5年一直与羽毛球为伴,毕竟这个项目在我国颇有市场沃土和普及度。

可就在小李娜5岁半那年,收到了教练建议她改行的通知。

“这孩子手腕不够灵活,打球时还喜欢用肩膀发力,不适合打羽毛球。”

听到这话的李家父母的心立时就提了起来,“自家孩子运动细胞这么发达,难道就这样浪费了?”

可还没等他们向教练追问,就听到了一句“天籁”,“让李娜改打网球吧!绝对是个好苗子。”

就这样,小李娜离开自己练习了“半辈子”的羽毛球场,第一次站在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广阔”网球场上,一代传奇的启蒙之路就此开启。

但在网球体系不够科学发达的中国,李娜前期的职业生涯坎坷和荣耀一样多,甚至一度因此退役。

“(教练)9年来从未表扬过我,永远在骂我和李婷(搭档)。”

“像是在为别人打球,而且永远只能打一些低级别的ITF赛事,看不到希望。”

直到孙晋芳在体育总局上任,为李娜指了一条明路。

这位中国前女排队长告诉她,“网球是可以为自己打的”。

那一刻,困扰李娜多年的迷雾终于散去,她在2009年选了一条“单飞”的新路,重新出发,去征服世界。

很多热爱网球的国人,恐怕都永远忘不了2011年的法网女单、2014年的澳网女单,那是第一次由中国运动员问鼎了网球赛事之巅。

2019年,退役5年的李娜正式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是首位入选的亚洲运动员。

而如今,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新一代“网球女王”郑钦文,在赛场上打出更多佳绩。

02 羽坛不可复制的传奇——超级丹

缘何用“超级”来为林丹冠名?

只因他在羽毛球这个项目上,是毋庸置疑的“历史第一人”,甚至很难有人能望其项背。

就算是被媒体和大众称之为“林丹最强对手”的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也不可以。

很多人不知道,羽毛球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运动。

职业球员扣杀球的那一瞬间,球速可达300+km/h。而在林丹等顶级球员手中,扣球那一瞬间的最快速度甚至比子弹飞射还要快!

而羽毛球单打的三回合、21分制,对运动员的体力和精度要求都极高。

我们可以看见,不管是在足球、篮球这种“大球”,还是网球、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都有相当部分的职业选手可以在赛场上拼搏到30+,甚至是35+。

比如以36岁高龄重返老东家曼联的C罗,在2021-22赛季,就踢出了24球3助攻的佳绩,成为如今世界足球第一联赛——英超年度射手榜的银靴得主。

但这种情况在羽坛单打中是几乎绝迹的存在。

特别是男单,25岁后就要考虑转型,28岁就是所有人眼中的职业生涯末期,打到30岁还能继续征战在最高级别赛场上的,寥寥无几。

而林丹,打到了37岁!

而他的球拍所用的拉线磅数,是打法最霸烈的球员也很少会选的“32磅”,远远高出28磅的平均磅值。

林丹从4岁开始打羽毛球,37岁退役,打了整整33年。

比现役所有的运动员,甚至是现役教练的资历都老。

想必所有人都忘不了,忘不了林丹在赛场上经典的扣杀动作;

忘不了他一次次手撑地接球后、即刻起身的迅捷;

忘不了他一次次从中场起跳、后场扣杀成功后的标志性“歪嘴”;

忘不了他在击球后、下球未至时,炫技般的场外换拍、场内击球;

忘不了他在获得自己最后一个奥运会金牌的赛场上,将伦敦球场的地板踩到变形的千钧力量;

而我最忘不了的还是他在里约奥运会的半决赛上,被“宿敌”击败的那一场——那一场33岁的超级丹在连续几次的手撑地接球后,没有了从前的敏捷,他真的老了......

或许场外的林丹有很多无法否认的争议和过失,但我依然想感谢他。

感谢林丹让更多人认识羽毛球,了解羽毛球,爱上羽毛球!

03 伟大的“铁榔头”,可敬的“郎指导”

理想主义者的“路途”总是充满艰辛的。

但郎平落子无悔,从未言过苦。

你能想象吗?

襁褓中的郎平,身体虚弱到母亲只能用小米粥来为她补充营养。

因此,所有人都没想到从前像小猫儿一样孱弱的小女孩,在少年时代会“节节拔高”到格外“鹤立鸡群。”

而更令身边人惊讶的是小郎平的性格,博采父母之长,简直是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语的完美诠释。

作为一名快板和相声之乡的天津姑娘,郎平动起来的时候开朗豪迈又奔放,而当她一“静”下来,又比最内敛的姑娘都更为沉稳、文静。

这一点自然是她在南方水乡长大的母亲,对其的言传身教。

有人说,性别决定命运,对郎平来说确实如此。

不管是作为球队主攻手,凭借强劲精确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称号的球员郎平,还是作为主教练在球场边冷静指挥、运筹帷幄的郎指导。

她取得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这份从小养成的宜动宜静的性格。

“精准扣杀”需要的不仅是速度和力量,冷静的头脑同样重要。

“运筹指挥”需要的不仅是实力和资历,理智冷静的分析、强大的专注力和抗压力更为重要。

以上这些,郎平通通都有。

因此,她才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之一,才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排球教练员之一。

而之所以说郎平是理想主义者,就在于她在回国后放弃当官的安逸生活,坚定选择自己愿意为之付出所有精历和热爱的排球场。

当她的左边是躺在荣誉簿上享受生活,右边是前途未卜、还很有可能会毁掉她在球员时期取得的所有荣誉的万难之职时,郎平果断选择了右边。

教练有时是一个很不讨喜的职位。

竞技体育的千变万化和不可预测,意味着前一天舆论能把你捧成力挽狂澜的大将军,后一天就能骂你是将球队带入深渊的毒瘤。

这就是作为一名竞技体育的教练,所要承担的极小部分压力。

而郎平之所以是传奇,就是因为她顶住了所有压力、荣耀和指责,拼尽所有地将中国女排再次推上了顶峰。

郎平,伟大的女排人,永远敬佩您!

04 传奇仍在继续的“六边形战士”

至于第四位中国体坛最杰出的运动员,我准备留给马龙。

之所以是“留”,原因很简单。

只因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马龙选手,还未退役。

今年已经36岁的他依然在赛场上拼搏,且极具竞争力。

由马龙所书写的乒乓传奇,仍在继续。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他真正退役的那一天,再来“盖棺定论”。

我衷心的希望,那一天,可以来得更晚一点。

结语

竞技体育无疑是“残酷”的,因为这里只有“输”和“赢”两个答案。

当一方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时,总有一方要艰难消化失败的苦涩。

但竞技体育同时又是无数平凡人在生活中最能接触到的“英雄梦想”,是他们汲取拼搏向上精神的原动力。

这里有和平年代最多的“美人迟暮”、“英雄白头”的悲剧,这里同时又有最多的挑战极限、创造卓越的激情和生机。

我永远折服于竞技体育的魅力,折服于在这条路上拼尽全力的所有选手,它因你们的存在而伟大。

部分参考资料:

《新民周刊》,追寻郎平的足迹

腾讯网: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闫佳:《林丹时代知识点 :从“超级丹”到“纪录丹”》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