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将挑战着陆新难度探索新的秘境,高难度带来高收益

东城要观星 2024-03-25 00:15:57

经过多年期盼,嫦娥六号终于要发射了。这注定是一个高难度的月球着陆演示秀,难度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月球着陆,到底有多难呢?另外这次着陆选择了月球背面靠近南极的大盆地中的一个小盆地的边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着陆地点呢?我是东城观星,给大家简单解读一下这次月球南极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的目标着陆地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在这个盆地的东北部还镶嵌着一个阿波罗盆地,嫦娥六号的着陆地点就在阿波罗盆地里面,也就是着陆在盆地中的一个盆地里,也可以说是盆中盆。而且这次着落可不是落到盆地的中央,而是阿波罗盆地的南部靠近边缘地带。这样的一个着陆地点大家可以想象,着陆难度一定不小。到底有多难呢?可以说超过人类已经实施的任何一次月球软着陆。

首先,这次着陆跟嫦娥四号一样选择了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是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的地方,准确的称呼是月球远端,那里永远背对地球。不仅看不见,电磁波也无法直接传输过去。要想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必须搭建电磁波信号中转卫星,让月球背面和地球能够正常通讯。当然,这个中转卫星的通讯效果,肯定比不上在地球上跟月球正面的直接通讯效果好。可以说着陆月球背面本身就是难度极大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中国曾经实施过月球背面软着陆。

其次,月球背面地形复杂,着陆难度远高于月球正面。月球正面有一大片平整地域,着陆难度小,软着陆风险也小。而月球背面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航天器着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撞到山头上。就拿艾特肯盆地来说,最高深度达到13公里,从盆地看边缘,高度超过地球上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就算把月球背面给搬过来,正对地球,着陆难度也是大于现在的月球正面的,更何况是背对地球。

再次,着陆盆中盆,难度进一步升级。我们都知道,月球软着陆都是一边飞一边降低高度,一般都会选择一个狭长的着陆区域作为目标着陆区。比如印度的月船三号着陆区就是一条狭长的着陆带。但是月球背面着陆,受地理环境影响,不可能选择这么宽松,嫦娥四号着陆时,就比月船三号困难很多,最后着陆阶段几乎是垂直下降。而嫦娥六号的着陆难度还要超过嫦娥四号。毕竟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地面相对平缓,而嫦娥六号选择的是盆中盆的边缘地带,地势不可能像嫦娥四号那样平缓,可选择余地要小很多。如果说印度月船三号着陆区是着陆带的话,嫦娥六号着陆区那就只能算是着陆点了,允许的误差非常小,一旦错过,很容易坠毁。

为了完成这次人类历史上最高难度的月球软着陆,嫦娥六号着陆方案选择了月基引导高精度着陆技术。简单点说,就是利用中国已经发射到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给嫦娥六号导航,帮助嫦娥六号精准判断着陆地点,让嫦娥六号以最小误差着陆到盆中盆的边缘地带。这次着陆一旦成功,将刷新多项世界纪录。为将来中国精准着陆月球南极建设月球基地验证关键技术。

嫦娥六号为什么要选择着陆到月球背面盆地中的盆地里面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如前面介绍,选择这样一个高难度的着陆地点,可以检验中国高超的月球软着陆技术,验证月基引导高精度着陆技术。同时,选择这样一个地点,也有希望获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人类更好地认知月球贡献一份举足轻重的力量。

不管是艾特肯盆地,还是阿波罗盆地,都是月球上历史最久远的陨石撞击坑。撞击历史都有几十亿年,比地球上任何地质体的年龄都要古老。地球上26亿年前,地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在地球上几乎找不到26亿年以前的地质体,哪怕是找到26亿年以前的一块小石头都无比艰难。但是在阿波罗盆地里,却有希望能找到30多亿年以前的样品,甚至有可能找到40亿年左右的远古样品。这样古老的月球样品,不仅可以帮我们了解月球的演变历史,还可以帮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甚至了解太阳系的演变历史,科研价值非常高。

此外,作为月球背面最大的撞击坑,艾特肯盆地本身就是非常深的撞击坑,月壳厚度非常薄,阿波罗盆地是在艾特肯盆地里面又一次比较狠的深度撞击,可以说大概率已经撞穿了月壳,撞到了月球地幔里面,残留的月壳可以说是最薄的了。在这个盆地中央位置附近,还有一个撞击坑,这个撞击坑也是比较深的,研究认为这次撞击大概率能把月球地幔里的岩石给撞击出来了。这些撞击出来的月幔物质,很有可能会落在阿波罗盆地边缘地带。也就是说,如果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到阿波罗盆地南部的话,有很大的机会还能找到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别说月球地幔的物质,就是在地球上找到地球地幔的物质,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月球地幔的物质弄回地球来,科研价值非常高。

还有一点,因为艾特肯盆地和阿波罗盆地都经历了很严重的陨石撞击事件,比地球上造成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还要惨烈的多。这样的撞击造成了撞击坑里出现了重力异常,也就是这里的月球引力,和其它地区明显不一样。嫦娥六号着陆在这样的地方,除了采样以外,还可以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深入探测,为人类更深入了解月球创造条件。

可以说,这次嫦娥六号着陆地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有高难度的技术验证任务,又有高价值的科研目标,一定能把中国探月技术和中国对月球的认知推到世界最前端,不辜负中国多年月球探测计划的投入。

大家觉得,中国这次世界最高难度的月球软着陆能成功吗?能不能取得颠覆认知的科研成果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我是东城观星,关注我,定期给大家讲点高科技的知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