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重用过的5大汉臣,他们是谁?竟让大清江山稳如磐石!

庆丰娱乐 2024-05-02 06:13:51

文|三两

编辑|风吹史今

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康乾盛世”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

其中的汉臣数量不多,但十分瞩目。

尤其是在康熙年间,这些大臣不仅为国家的社稷作出了许多贡献,更是在百年后青史留名。

诸位看官不妨猜一猜,为何他们能得到这样好的结局呢?

帝师陈廷敬,清廉一生

第一位知名汉臣当然要从帝师“陈廷敬”讲起。

陈廷敬原名陈敬,在顺治年间考中进士,为了和另一位大臣区别,顺治帝亲自赐名,于是陈廷敬由此而来。

公元1661年,康熙帝玄烨继承皇位,陈廷敬被任命为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从此开始了为玄烨“传道授业”的帝师生活。

康熙帝一直很尊重这位老师,加上陈廷敬为官十分清廉,亲政后的康熙帝也时常和陈廷敬一同商讨国家大事。

据说当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康熙帝宣召了几位大臣到乾清门,让这些朝中的肱股之臣举贤任能。

其中康熙着重问了陈廷敬的意见,于是陈廷敬推荐陆陇其和邵嗣尧是难得的清官。

果然康熙随后就重用了两人。

当时别的大臣劝陈廷敬不要总是夸这两个人清廉和刚强。

常言道“过刚易折”,万一这两个人出事还要连累陈廷敬。

但是这些言论都被陈廷敬回绝了。

他坚称自己推举德才兼备的人,倘若真的因此惹来祸事那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因为这是对的选择。

就连康熙也非常清楚陈廷敬秉公办事的风格。

康熙8岁那年,有一次陈廷敬在上课时,康熙提出要向陈廷敬借钱。

陈廷敬言明发了工资就借给当时的小皇帝康熙。

谁知康熙不同意,说要借国库的钱。

陈廷敬坚持要按规矩办事,不能擅自挪用国库的钱财。

于是,气愤的小皇帝斥责陈廷敬是看自己没有亲政,是瞧不起自己。

后来等到康熙成年后说起此事,承认确实是自己当初年纪小,陈廷敬做得很对。

可见,陈廷敬的清廉和公正是一以贯之的。

等到陈廷敬离世,康熙亲自写了挽诗悼念这位恩师,也是最直接说明,陈廷敬用一辈子的清廉为自己挣得“善终”。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接下来要说的于成龙,可以说他的“清廉”还要超过“帝师”陈廷敬。

于成龙在民间有着“于青天”的美誉。

《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中记载:“于成龙善于决狱,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

于成龙最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考科举,无奈没能考到心仪的名次。

等到清朝统治时期,于成龙再次参加科举,却无奈再次落榜。

直到顺治十八年,已经45岁的于成龙才终于实现了仕途的第一步。

于成龙先是进入国子监学习,然后前往广西做县令,自此于成龙终于可以一展理想抱负。

在广西罗城的时候,于成龙投入大量精力捉拿盗贼和解决农民的农业生产问题。

于成龙也十分重视整顿吏治,因为他经历过明末官员的乱象,所以在他后来辗转各地任职时,总是大力整顿官场的腐败。

于成龙为官的功绩也主要体现在他各地的治理当中。

在任职黄州知府时期,于成龙平定暴乱,他制定了一系列剿匪捉贼的策略。

据说当时于成龙身先士卒冲进战斗中。

留下过豪言“我若战死,由你回报巡抚!”

根据史书记载,于成龙在20年的做官生涯中,三次被评为“卓异”,也就是在某一方面有重大才干的意思。

公元1684年,68岁的于成龙病逝在两江总督的任职过程中,这里的两江指的是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亲自为于成龙撰写碑文,追封太子太保。

当时送别于成龙棺椁的民众大老远跑来,跪在地上痛哭失去了一位真正廉洁和为民请命的好官。

足可见,于成龙是真的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才能让百姓不辞辛劳也要送他最后一程。

“治河功臣”靳辅

与前面两位汉臣不同,靳辅是因为治理河道而闻名的。

靳辅最早只是一位文臣,等到担任“河道总督”的时候,其实已经45岁了。

那时候黄河和淮河总是泛滥成灾,但是朝廷内却没有懂治理河道的人才。

于是,当时还在安徽当巡抚的靳辅走马上任做了“河道总督”。

说是当时靳辅从被任命到上任一共有两个月的时间,所以花了两个月研究河道的靳辅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一天的时间里连续上了八份奏折。

从此以后提起靳辅,人们总能想到他“八疏同日上之”的事迹。

果然,在充分的实际调查和访问后,靳辅的“治河”方法因势利导,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这也只是刚刚开始。

后来靳辅经历两次革职后,在公元1692年再次前往淮安治理河道。

过了几个月靳辅病逝在淮安,此时是他治理河道的第十五个年头。

可以说,正是靳辅在清初对于河道的治理,使得在他去世后的50年内,黄河都没有再发生过重大的水患灾害。

直到今天,许多治理河道的方法也沿用靳辅当年的《治河方略》。

因此,在靳辅去世后,不仅被追封为太子太保,更是在雍正年间,让靳辅入“京师贤良祠”。

所以,靳辅的善终,是因为自己为国为民治理河道有功。

“清初收复台湾”的施琅

作为清朝初期著名的“水师名将”,施琅最开始是跟着郑成功的。

公元1651年,施琅不满郑成功用“剽掠”的方法筹备军饷,被郑成功削掉了兵权。

后来因为“曾德事件”施琅两人彻底决裂。

施琅转而投靠清廷,在康熙年间被晋升为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多次上书康熙帝,希望能够“收复台湾”,打击郑成功的势力。

可惜,此时的清廷内部有鳌拜等“保守势力”阻碍施琅围剿台湾的计划。

当时清廷最棘手的是“三番之乱”。

于是等到1682年的时候,好不容易平定了吴三桂等人的康熙,启用施琅,不仅恢复了水师提督的职位,更是加封太子太保的头衔。

施琅终于可以实现他一直以来想要“收复台湾”的心愿。

施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福建晋江人,熟悉福建到台湾的海洋气候和环境,加上多年的海战经验,还有依然留在台湾郑成功阵营中的旧友帮助他。

此时的郑氏集团早已从郑成功过渡到郑克塽。

于是在最后的彭海一战中,成功击溃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的部队后,台湾也就顺利归降了。

而施琅在台湾收复之后,上书力荐“留台”的重要性,最后康熙帝在台湾不仅设置了府县,还派了官兵驻守。

可以说,施琅“收复台湾”的功绩使他载入史册。

但是施琅在“治理台湾”的过程中,也有过一些不适当的规定。

总体上来说,施琅是清初爱国且致力于为国家作贡献的优秀将领。

“劝降王辅臣”的周培公

最后要提到的周培公,是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他最厉害的一件功绩,就是成功劝降“王辅臣”。

故事还要从吴三桂发动反叛说起。

1674年是以康熙即位的第十三个年头,当时的还在陕西当提督的“王辅臣”,积极地响应了南边吴三桂的叛乱。

为了打破吴三桂想和“王辅臣”等人所在的地区连成一体。

朝廷派了当时的兵部官员“黄锡衮”前往江西、陕西等地,去对战“王辅臣”等一众叛军。

后来又增派图海为大将军,征讨“王辅臣”的军队。

周培公趁机像图海献策,认为“王辅臣”仅是为了利益和当下的形势才起兵反叛,最好能派个人去劝降。

最后几经商议,周培公自告奋勇,带着康熙帝拟定的归降诏书,去了“王辅臣”所在的平凉城。

结果当然是好的,毕竟“王辅臣”反叛的心本就不坚定,周培公的做法也给了他一个选择。

于是顺利招降“王辅臣”后,周培公得到朝廷褒奖。

但是周培公是个很有孝心的人,他没有给自己要什么奖赏,只是希望能给自己的母亲孙氏请一个旌旗。

周培公的母亲其实是为丈夫殉节而死的,所以在了解到周培公的心愿后,清廷同意给了其母亲“贞烈恭人”的封号。

康熙帝还给周培公的母亲写过祭文。

可见对于周培公的孝心和其母的“殉节”,当时的清朝是非常推崇的。

上面所讲到的几位汉臣,能在做官晋升的同时做到为民请命,也是十分难得的“清廉”之臣。

陈廷敬和于成龙能在晚年受人尊敬,是因为用一生坚持清廉公正。

而周培公、施琅因为在战争中献计或者凭借军事实力,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靳辅则是用十数年的治河成就,造福百姓。

结语

清朝在康熙帝即位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确实出现过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以及为国为民的文臣。

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晚年以善终结束,最大的原因还是保持清正严明的作风,给国家作出了贡献。

最后,当这些臣子年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心,没有迷失在清朝官场的浑浊之中。

所以,坚守本心才是取得好结果的法宝。

部分参考资料:

《凤凰网》清朝一代名相陈廷敬

《清史稿》卷277《于成龙传》

《趣历史》施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