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视角看:习得性无助实验

青少年心理自救 2024-05-08 16:07:19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著名而又富有洞察力的实验,被称为“习得性无助”。这一理论最初由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在1967年提出,旨在解释为何个体在面对不可控制的环境时,可能会变得消极和无助。

实验的起源和方法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起源于塞利格曼在进行动物行为实验时的偶然发现。在最初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狗分成三组。第一组的狗被随机给予电击,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如按下一个杆)来结束电击。第二组的狗也接受电击,但是无论它们做什么,都无法控制电击的停止,它们只能靠研究人员随机地结束电击。第三组的狗则作为对照组,没有接受任何电击。

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研究人员将这些犬只放置在一个分隔成两部分的笼子中,中间有一堵低墙。当电击开始时,狗只需跳过这堵墙,即可轻易逃到没有电击的区域。结果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狗很快就学会了这个逃避技巧。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第二组的狗大多数并没有尝试逃跑,它们只是被动地忍受电击。

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机制

这种行为展示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机制:当动物(或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逃避不了的痛苦经历后,它们可能会学到一种信念,即自己对结果无能为力。这种心态不仅会限制其在原本情境中的反应,还可能横跨其他所有情境,导致个体在其他原本可以控制的情境中也表现出无助。

习得性无助与人类的心理健康

在人类身上,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长期的无助感可以导致严重的情绪障碍,如抑郁症。例如,一个在工作场所频繁遭受不公待遇的员工,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无力感和消极情绪,这些情绪不但会影响他在工作中的表现,甚至可能蔓延到他的私生活和自我价值感中。

故事案例

想象一位名叫艾米的年轻女士,她在一家大公司做初级职员。尽管艾米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但她的努力似乎从未被上级认可。每次晋升机会来临时,她总是被告知她不够资格或时机还不成熟。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艾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并逐渐减少了工作中的努力。即使后来有机会证明自己,她也往往选择放弃尝试。艾米的故事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的现实生活示例。

结论

习得性无助不仅提供了一个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重要视角,而且对理解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深刻的见解。通过认识到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和治疗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干预措施,帮助人们重建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理解习得性无助也是一种激励自己摆脱消极循环,寻找改变的动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