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记住一个相隔万里的国家

钱江晚报 2024-05-08 21:01:44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冬健

“啊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一部译制片,一首歌曲,让中国人记住了一个相隔万里的欧洲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习总书记刚刚到访的塞尔维亚。这部电影就是《桥》。

电影《桥》海报图源:豆瓣电影

《桥》中的《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至今仍在中国传唱、被人哼起?

深厚的情谊,来自两国人民在血与火铸成的“桥”上同守望、共患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塞两国和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战场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汶川地震发生后,塞尔维亚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在外包装印上“致中国人民”;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际,中国及时向塞尔维亚提供了防护装备、医疗器械和疫苗等物资,并派遣中国医疗专家组前往塞尔维亚帮助抗疫……

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之上,是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中心外的广场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图源:新华社

中国人讲,“朋友以义合”。塞尔维亚人说,“朋友是时间的果实”。可以说,中塞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桥》饰演游击队少校“老虎”的塞尔维亚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给一代中国人留下抹不去的亲切记忆。先后访问中国十余次的他曾说:“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那里有个大家庭在等着我。”

1979年的上海之行让巴塔一生难忘。当时他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一个电影节,当经过南京路时,整条街道上挤满了欢迎的人,车队难以行进,大家都“惊呆了”。

当那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见》在脑海中响起,人们在心间已约定了下一次的相聚。

贝尔格莱德图源:视觉中国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多瑙河上,泽蒙博尔察大桥是连接南北两岸的第二条纽带,它将多瑙河两岸市民通勤往来的时间缩短近一个小时,被亲切地称为“中塞友谊之桥”。

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2022年,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让塞尔维亚人生活更加便利。

常来常往之中,两国人民心更近、情更深。

近年来,随着两国互免签证、互认驾照、互通直航等政策措施落实,双边人员往来数量大大增加,中文学习者越来越多,“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

“来自塞尔维亚,与中国分享我们最好的”,2023年5月的宁波,塞尔维亚展位的标语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格外醒目。

贝尔格莱德Ada大桥图源:视觉中国

这是一座“经济之桥”。精酿啤酒、特色红酒、农产品等特产逐渐被中国人民熟知。B站的“塞尔维亚国家馆”直播间,甚至成为中国“Z世代”青年了解塞尔维亚商品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友点赞。2023年10月,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这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习近平主席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塞长期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充分表明,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双方共同进步。

《桥》的结尾,负责保护大桥的德军上校看着断桥,悲哀地叹道:“可惜,真是一座好桥。”峡谷对面,游击队少校“老虎”也对着升起烟雾的断桥发出感慨:“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桥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在,不仅连通空间,也沟通心灵。

中塞人民共筑的友谊与合作之“桥”,将书写两国友谊的新篇章。

1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