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2年不买房,10年后是买不起还是白菜价?王健林王石看法一致

苏察哈尔灿说房 2024-04-25 07:30:17

在当下,中国的楼市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曾经的高速增长和火爆场面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策调控下的理性回归和市场平稳。从飙升的房价到审慎的购房者,从热闹的销售现场到冷清的中介门店,每一个变化都在反映当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中国楼市何去何从?今明2年不买房,10年后是买不起还是白菜价?

行情低迷的根本原因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所经历的不景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市场心理和社会结构等各个层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增长动力减弱。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对于高投资、高消耗的房地产业的依赖正在减少。其次,政策调控方面,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防止泡沫的形成,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价等,这些政策有效抑制了市场过热,但同时也压制了市场的交易活动和价格上涨。

除此之外,市场心理也是影响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因素。在经历了长期的快速增长后,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持谨慎态度,观望情绪浓厚,这导致交易量的下降和市场活力的减弱。

此外,房地产行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过去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供给过剩和库存积压,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再加上房地产开发商的高杠杆经营模式,使得行业在面临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控压力时,显得尤为脆弱。

未来楼市走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旨在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并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这些政策,包括开放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城市更新改造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未来走势。

开放限购政策可能会促使更多的购房者进入市场,特别是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这可能会短期内刺激需求,从而带动房价的上涨。然而,这种增长可能不是长期的,因为它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政策刺激而非真实的市场需求。

降低房贷利率的策略降低了购房成本,这对于提振购房者的信心和增加市场活力是有益的。但是,这也可能导致借贷过度,增加家庭的债务负担,特别是在房价相对较高的城市。长期来看,这可能对市场和经济带来潜在的风险。

城市更新改造的计划能够提高城市品质,吸引更多居民和投资者。这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带来房价的上涨。然而,这种上涨可能局限于改造区域,对于更广泛的市场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意在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资金到市场中。这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助于稳定市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然而,过多的流动性如果未能有效管控,也可能带来资产价格的泡沫,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

以上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不难看出政府救市的决心以及救市的力度还是很大的,在这些政策的共同影响之下,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楼市的走向将会更理性、健康和平稳,这一观点其实两位地产大亨早就发表过。

王石和王健林的看法

王石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将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过去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危机进行了比较。他指出,中国房地产调控预计将持续3至5年,市场在经历了23年的繁荣后,已进入调整期。这次调整涉及去杠杆和投机因素,不能很快解决。他提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日本、美国不同,它是政策性的,有利于稳定短期波动。他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受控地软着陆,从而走向更健康、长期的轨道。这一转变预计将稳定房地产市场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而王健林则表示,房价剧烈下滑至极低水平的可能性相当小,在他的分析中,开发商的成本构成是关键因素,他提到,在考虑拿地成本及开发过程中的平均毛利率之后,房地产行业的盈利空间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大。他强调,即使房地产项目能达到20%到25%的毛利率,实际利润仍受限于管理和运营成本。王健林的这一观点暗示了房地产市场并非一个高利润的领域,反映了他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趋势的理性评估。

不难看出, 两位地产大亨的观点其实高度一致,虽然说过去的二十年间,国内的地产行业历经了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泡沫,但是考虑到宏观调控以及地产行业的实际利润问题,未来房价大概率会趋于理性平稳,不会出现房价如菜价的情况。

总结

一二线城市由于其经济活力和综合吸引力,未来发展依旧充满潜力,这些城市的房产不仅是居住空间,也被视作具有一定金融价值的资产。然而,对于那些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来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则显示出不同的趋势。

在这些地区,房子逐渐回归到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为亲民的房价。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降至极低,但相比当前水平,未来的价格下降是有可能的。这种转变反映了市场的自然调节,也预示着房地产行业正逐步走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发展阶段。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