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之死:发作到辞世仅45分钟,死前留下两遗憾和四句经典遗言

庆丰娱乐 2024-05-05 05:30:58

文|三两

编辑|风吹史今

曾国藩在《清史稿》中被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可见,曾国藩对于晚清的重要性已经到了满朝文武“第一人”的程度。

而在曾国藩去世后,可以说是极尽哀荣,当时的同治皇帝辍朝三日,给曾国藩追赠了太傅。后世许多读书人更是奉曾国藩为“半个圣人”。

那么,曾国藩之死有何不同寻常之处,他本人又是否当得起如此之高的赞誉呢?

01两个遗憾和四句遗言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突然摔倒,后来才知道是脑溢血,仅仅过了45分钟就病故在南京的家中。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62岁,这个年纪对于古人而言,已经是高寿。

毕竟当时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5岁上下。

尽管曾国藩生前,长年受到类似“牛皮癣”症状的皮肤病困扰。

但此时的突然发病与突然离世,使曾国藩不必像自己的祖父曾玉屏一样瘫痪在床,无法自理。

所以,即使因为家族有着遗传的脑血管病,曾国藩还是在人生的最后,较为幸运地可以少一些折磨。

原本曾国藩去世前还在忙着洋务运动中的“公费留学”事宜。

曾国藩作为最早实践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清末官员。

毫无疑问,他是深刻希望可以通过自强求变,拯救濒临崩溃的清廷。

此时,赴美留学的人员基本上已经确定,但是因为进度实在有些拖沓。

曾国藩始终没能看到这些孩子们启程的身影。

所以,这算是曾国藩生前最大的遗憾。

而曾国藩的另一件憾事,则是答应左宗棠要为湘军将领刘松山撰写墓志铭。

可惜墓志铭还没有写完,曾国藩就因为发病太过突然,不幸离世了。

就这样原本早上还和家人交流问好的曾国藩,午后就突然撒手人寰。

曾国藩在离世的最后时间里,给孩子们留下了他最后的叮嘱和提醒。

也就是有名的四句经典遗言:

“一、慎独则心安;二、主敬则身强;三、求仁则人悦;四、习劳则神钦。”

从这四句话中不难看到,曾国藩对于子孙后代的殷切嘱托。

首先最重要的是“慎独”,自古以来君子总是要求自己在独处时,仍能坚守自律和道德的底线。

也可以说,曾国藩希望后人可以明白“慎独”的严于律己是为了更好地修炼内心,使其安定。

“《说文》中写道:敬,肃也。”

尊敬同样意味着严肃以待,为人处世总是要抱有敬意,认真严肃地去做。

而态度严谨,自然就不会心烦意乱,也就是稳固心神以此达到专注。

当人的内心不会过于消耗在胡思乱想上,人的身体自然从专注中获得身心舒展的健康。

同样,第三句话重点提到一个“仁”。

作为儒家学说的追随者,曾国藩当然会希望他的孩子们可以明白“仁”的重要性。

不管是追求“仁爱之心”,还是“仁德之行”。

总归曾国藩希望后人能明白,在这个求“仁”的过程中,总会得到自我的愉悦以及旁人的“心悦诚服”。

而“习劳”何尝不是说磨炼自己,必定是不断地勤奋学习与不辞辛劳,才能换得些许成功。

辛勤地学习与积累,也是自我精神最终“走向圆满”的不二途径。

从曾国藩的遗憾到遗言,无不表明他对于家国的重视。

国之未来他寄予了无数期待给这些“赴美”幼童,希望他们能真的使清廷有所改变。

对于曾家的后人,曾国藩更希望子孙能锤炼本领,磨炼心性,向圣人学习。

追随着“修身齐家”的愿景奋发向前。

曾家的后代也果然像曾国藩希望的那样不断有经世之才出现。

但清廷却不会如曾国藩希望的那样,仅是通过向西方学习技术就能转危为安。

02历史向前的车轮,从来无法改变

一切当然要从1840年说起。

没有人不知道,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到来的,除了坚船利炮,还有封建皇朝的末路挣扎。

此时,不过刚刚考上科举的曾国藩,虽然未来会有一条开阔的仕途之路。

但是,随着封建皇朝的地基腐朽的,还有像曾国藩这样终会被社会大变革所抛弃的“护国功臣”。

最著名的事件当然是太平天国的起义。

曾国藩所带领的湘军无疑是奋勇杀敌的。

可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却不是简单的农民起义。

表面看太平天国主要反抗的对象是清廷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

但太平天国真正所面对的,其实是封建社会与资本社会的联合镇压。

所以太平天国本身就是在反帝反封建。

就像太平天国后来提出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

即使没能实施,但本身就代表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意愿。

换言之,曾国藩镇压的其实不只是农民起义,更是镇压历史进程中新的社会形态所处的“萌芽期”。

那么显然,站在封建统治者之下的股肱之臣曾国藩。

哪怕镇压太平天国成功,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

1864年,太平天国因为首都天京的沦陷,政权随之瓦解。

对于曾国藩来说,这是湘军镇压叛乱,保护国家。

于是在这一年,清廷加封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

无疑对于曾国藩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莫大的喜事。

于是,战事稍定后,曾国藩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他“自强求富”的救国之策。

曾国藩花了大力气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他创设“安庆内军械所”,造了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事实上,此时一心想要建设出一支近代海军的曾国藩,初心是好的。

奈何他效忠的“大领导”是慈禧呢!

所以很遗憾,最后即使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建设出了“北洋海军”。

还是随着慈禧太后“挪用经费”,以及本身的封建制度,就不可能真的建立出“现代化的海军部队”。

最后,终究随着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也走到了尽头。

而最开始对洋务运动抱有极大期许的曾国藩。

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他所实践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会以如此惨痛的代价宣告失败。

但是,曾国藩本人在晚清时从思想方面确实是走在众多官员的前面。

03儒学思想实践者,成就“半个圣人”

曾国藩对自己就像他留给后人的遗言一样。

始终坚守着,用儒家学说作为自己安身立命,成就仕途的法宝。

主要体现在治学和军事思想两方面。

曾国藩自幼读书,并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

他更多是发奋刻苦读书,钻研“做学问”。

早年的时候,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修身十三条”。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写日记、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从树立学习态度要专心,到每天写日记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得失。

可以说曾国藩用这十三条,划定了每天的学习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结果。

这也是曾国藩依据儒学中的“治学之道”仔细研究总结出的。

曾国藩在《致诸弟书》中曾提到:

“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这也是曾国藩躬行实践地去遵循传统“仁义礼智信”的做法。

他的思想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去实践从圣贤书中学到的知识。

在实践的过程中,曾国藩由此总结出自己对于当下清廷“治国带兵”的方法和策略。

他认为用伦理纲常去教育影响官兵的思想可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

也就是通过给士兵传达仁义、忠君等思想去教化士兵,以此维系军心。

曾国藩在选择将领的时候也会优先看重“德”。

他认为“德”代表了“忠义血性”。

简单来说,曾国藩希望通过提高士兵思想和道德标准,进而主动成为忠君爱国的战士。

也就是重视精神教育。

但曾国藩总归读书也好,带兵也罢。

他的核心想法,还是希望通过思想教化去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再加上曾国藩的所有儒学思想,最后都是为了做官去实践的。

所以,曾国藩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曾国藩对于清廷的贡献使他成为“晚清中兴的股肱之臣”。

而没有形成的理论体系,终究使曾国藩只做了“半个圣人”。

回看曾国藩的经历,他当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他的品德与治学之路都非常受后代读书人认可与学习。

但曾国藩同样也有残忍的一面。

湘军对太平天国百姓的“屠杀”以及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冤杀多人,这些都表明曾国藩“曾剃头”的称号并不是人们胡乱编造的。

所以引用毛主席的话评价曾国藩最适合: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其政治立场和作为,自是站在历史进步反面的,但他毕竟是个复杂的人,有着多种身份的人,是个很多方面都留下自己影响的人物,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中国封建专制阶级最后一尊政治偶像。”

结语

临终前的曾国藩对他自己来说虽有遗憾,但他已经尽自己所能为清廷做了能做的一切事。

而曾国藩固执地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也自然是站在历史进程的对立面。

辩证看待曾国藩,他有许多复杂的身份和经历,也正是这些经历使曾国藩更有血有肉。

部分参考资料:

《清史稿》|曾国藩

《凤凰网》毛泽东:予于近人 独服曾文正

《人民网》曾国藩以廉治家

《凤凰网》西方列强步步紧逼 士大夫曾国藩徐图自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