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竟然错了?嫦娥6号近月制动,巴立方星分离,进200x8600km轨道

星辰大海评军事 2024-05-07 22:03:28

嫦娥6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飞行已经超过3天了,据央视以及多个官方媒体报道,嫦娥六号接下来将会执行近月制动,在此期间,嫦娥6号搭载的巴基斯坦的立方星将会分离,之后探测器将进入一条200 x 8600km的临时轨道。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却有相关专家指出,央视以及多个官方媒体“近月制动”形容并不准确,恰恰相反,嫦娥六号在接近月球的时候是“加速”追赶月球,媒体如此说法完全是误导读者!一个是官媒说法,一个是相关专家的说法,到底哪个准确?

嫦娥6号:这次与五号的任务过程是怎么样的?

嫦娥六号正在前往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上狂奔,六号是五号的备份星,任务也和五号一致都是月球采样,但这次前往的却是月球背面采样,载荷也和上次大相径庭,不仅加了一台迷你版月球车,而且还是一个国际大合作的版本。

嫦娥六号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以及采样的样品容器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个不分结构和此前嫦娥五号基本没有区别,因为本来就是备份星,所以并没有打算在这个结构上作改变。

除了采样必须的几个组件外,还搭载了巴基斯坦的微型/纳米卫星 ICUBE-QAMAR CubeSat,重约7千克,搭载了两台光学相机,主要任务包括嫦娥六号轨道器分离进入月球轨道和对轨道器、地球和月球进行成像,并获取月球磁场数据以供国际合作1,从功能来看主要还是实验,尽管比较简单,但对于巴基斯坦刚起步的航天事业来说也是提供了一个深空测试与通信平台。

另外还有法国仪器DORN (氡气释放检测仪)用于研究月球尘埃和其他挥发物在月球风化层和月球外逸层之间的输送,包括水循环;

意大利仪器 INRRI (着陆巡检激光反射器调查仪器) 由一个反射器组成,可以精确测量从着陆器到轨道的距离;

瑞典的NILS(月球表面负离子检测仪),这是一种用于探测和测量月球表面反射负离子的仪器。

所有搭载物重量大约为10千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国际合作的搭载物外,在嫦娥6号的着陆器外侧还有一个迷你月球车,很多网友可能会很好奇,这样挂着抵达月面后到底怎么去到月面?

左上角的小车车,看到了吗?

笔者猜测,这个探测器轮子很大,车身很小,所以极有可能是从探测器上直接释放丢下去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四轮着陆,即使是侧面触碰月面,也可以用轮子转动调整一下,这样就能扶正了,估计各位应该是不会想到,中国航天居然会有这种创意,有小车大家就有福了,下次月球背面采样过程可以看个仔细。

月球背面采样的过程:其实和五号差不多

月球背面和正面的差别是背面无法直接通信,所以在嫦娥六号出发前往月球之前的三月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就已经出发了,这颗卫星携带了一个直径4.2米的通信天线,运行在一条大倾角的冻结轨道上,可以在一天之内的大部分时间为嫦娥六号通信中继服务。

与嫦娥五号在月球北半球采样不一样,这次六号不仅是南半球采样,还在背面,当时的五号设计优化到了极致,甚至连发射时抵达月球的姿态都计算好了,这次要去月球背面,还是南半球,姿态和北半球完全相反,这一下子换到南部,姿态就全相反了,所以只能从逆行轨道进入来保证为月球北半球设计的着陆姿态来应对南半球着陆,这就是嫦娥六号逆行轨道的来历。接下来嫦娥六号大致的任务进程:

5月7日:“减速制动”进入月球轨道6月1日:着上组合体与轨返组合体分离准备月面着陆6月2日:着上组合体着陆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并进行采样6月4日:上升器起飞进入近月轨道6月6日: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对接转移样品6月20日:轨返组合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6月25日:轨反组合体分离,返回舱携带月背样品重返大气层着陆地球

“减速制动”后的嫦娥六号首先会进入约200 km × 8 600 km、周期12小时的大椭圆环月轨道,在这个轨道释放 ICUBE-Q 立方星。 之后嫦娥六号会再次制动进入高度约200 km × 2 200 km,周期4小时的椭圆停泊轨道。 最后再次制动进入 200 km × 200 km,周期约128分钟的圆轨道,将会在这个轨道实施四器分离(轨返/着上分离)。

返回分离的6月25日:轨道器在环绕地球半圈后再次飞往月球轨道,嫦娥五号的轨道器抵达了日地拉格朗日L1点,并且进入了远月逆行高轨道,这次嫦娥6号的任务就不知道是啥情况了,且看中国航天的安排。

嫦娥6号近月究竟是制动加速?央视真错了吗?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说,6月7日的嫦娥6号探测器是减速进入月球的,似乎听上去很有道理,因为探测器从地球出发时必须要达到10.8千米/秒的速度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月球的逃逸速度才2.4千米/秒,这不减速探测器飞跑了吗?

但是有专业级网友却指出了一点,探测器抵达月球附近时速度才几百米/秒,要是不加速让探测器赶上月球,估计这跑丢了,所以进入月球必须要加速而非减速,两个说法在社交媒体上吵的不可开交,到底谁的说法对?

加速还是减速?其实只是参考点不一样而已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来简单了解下霍曼转移轨道,这是从一个天体前往另一个天体的最常用的手段,原理倒是很简单,也就是探测器在近地点加速,使得远地点抵达另一个天体附近,可以使用一次加速,比如嫦娥6号直接在近地点加速达到10.8千米/秒,也可以多次加速达到这速度,比如印度的月船三号。

印度月船二号如入轨

另一个是轨道的半长轴指向,这个同样很关键,因为从地球前往月球至少也得3-4天,因此半长轴的指向必须是3-4天后的月球所在位置,调整半长轴只需在近地点超前或者滞后一点即可,这俩因素是霍曼转移轨道的关键。

这里必须要指出一点,地月转移轨道说白了其实就是一条大椭圆轨道,从地球出发时的速度就是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要求,约为10.8千米/秒,但随着轨道逐渐走高,距离地球越来越远,这个速度也会越来越低,当嫦娥六号抵达距离地球42万千米即月球附近时,出发时10.8千米/秒的速度早就降到了不到100米/秒的速度!

此时月球环绕地球公转速度为1.022千米/秒,两者相差1千米/秒左右的速度,月球快,探测器慢,所以更准确的说是探测器在此时需要开启发动机,“踩一脚油门”赶上月球才能顺利被月球引力捕获。各位发现了吗?是不是需要加速才对?减速不就掉队更严重了吗?

真是加速?如果从月球角度来看的话,探测器却会以每秒大约1千米的速度冲着月球迎面而来,此时探测器速度过高,需要猜一脚刹车才能与月球同步,因此从这点来看,探测器对着飞行方向喷出了加速气流,使得探测器速度下降与月球同步并被月球引力捕获。

到底是加速还是减速?其实不过就是参考系不一样而已,从地球角度理解就是加速,而从月球角度理解就是减速,不过如果不提到参考系直接说明的话,一般默认就是地球参考系,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地球上,所以用加速赶上月球可能更准确一些,用这个描述也让这个技术过程更容易理解。

“首次近月制动”后,探测器会进入一条200 km × 8 600 km,周期为12小时的临时轨道,之后就是逐渐降低轨道了,下一次会是200 km × 2 200 km,周期4小时的停泊轨道,最后着陆时会进入一条200 km × 200 km,周期128分钟的下降准备轨道。

刚才提到霍曼转移轨道在近月点加速,而将轨道拉圆并降轨则是在近地点减速,但要是以远地点为高度拉远轨道,那么就是在远地点加速,这个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延伸阅读:这次给不给美国人样品?

反正嫦娥五号是给了,但这个事情比较有趣,可以来说道说道!之后大家根据给月壤这个来龙去脉给个建议,到底给还是不给!

背景1:中美建交前夕,美国给了中国一克月壤;背景2:1999年美国会炮制了一份《考克斯报告》,限制中国火箭发射含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将中国航天逐出了全球商业航天发射行列;背景3:2011年,美国会再次炮制了一份《沃尔夫条款》,禁止中国与美国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试图中国隔离在全球航天学术圈外;

在嫦娥五号发射当天的2020年11月24日,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X上发表推文,PUA中国要将资料公开,将月壤共享给全世界,营造一种学术无国界的氛围。

当然各位猜到了,中国航天根本就没有理会比尔·尼尔森,甚至都没有官方正式回应,断定中国不会给月壤的尼尔森屡次对中国口出狂言,讽刺中国航天封闭,抄袭美国技术,不对NASA的要求给出回应。

但问题是限制美国与中国交流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国会,NASA与中国交流必须获得国会批准,这比尔尼尔森没想到的是《沃尔夫条款》不仅限制了中美交流,也限制美中交流,这个贼喊捉贼的把戏,中国人根本不予理会。

2023年底,中国国家航天局突然公开了国外机构的月壤申请渠道,为期一个月,结果NASA心急慌忙的提出申请并向国会递交报告,希望能获得同意!之所以NASA会如此上心是因为中国带回的月壤能补上NASA研究的短板,所以才“不耻下问”,自己打脸去国会“审批”。

长方形位置为采样区域

这次嫦娥6号采样点是月球背面的艾肯特盆地阿波罗环形山,这里作为月球晚期重轰炸期的重要场地,可以获得月球历史的精确资料,又是NASA研究的一个短板,不得不说中国人很会挑地方,当年美国人带回了382千克月岩,却有大量重复的样品,中国取回1731克月壤却隐藏了月球历史与起源的秘密,所以多又有何用,还不是得求精?

NASA继续要是肯定的,但是给不给呢?5月1日,澎湃新闻转发了“科工力量”作者陈蓝的一篇文章:《中国带回来的月壤,要不要给NASA?》,给出的说法不错,可以作为参考:

提升中国开放形象,为未来中国航天展开国际合作打下铺垫,因此建议是分享月壤

笔者认为这个建议有些道理,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在嫦娥五号时已经分享过月壤了,还掉了美国人当年那1克月壤的人情,现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再给就说不过去了吧,所以笔者认为,美国人要是再要的话就拿OSIRIS-REx任务的小行星样本来交换吧,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不白要,但绝对不会再白给!

57 阅读:34813
评论列表
  • 2024-05-07 23:29

    最后说的对,交换可以 不能白给,让贪婪幼稚的鹰酱自己把这件事黄掉。

    不肯等人 回复:
    要黄金不要美刀
    meback 回复:
    你只要给了,到美国肯定会被关押,违反美国法律
  • 2024-05-08 01:31

    希望这些设备都有自毁程序!免得以后美国人上去收回来研究!

    海豚 回复:
    那时候已经是老古董了[汗]
    chaboshi 回复:
    美纸擦屁股都嫌硬,1克1公吨足金来换还能看在马内的份上考虑考虑
  • 2024-05-08 10:32

    官媒自己并不懂这个,采用的必然是这项目内部权威人士的标准说法,也就是说这些自媒体大聪明在说,你说错了,我可比嫦娥6项目组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懂多了,我才是正确的~

    一块木头 回复:
    都是钓鱼的,间谍,这种帖子别理
  • 2024-05-08 12:11

    尖端科技要说那么清楚干嘛,多学习张绍忠将军。

    庄周梦蝶 回复:
  • 2024-05-08 06:01

    哪个大聪明发明的近月制动,真是把相对论玩的溜。进入月球轨道,当然是相对月球,听着奇怪但也没毛病

    爱我中国 回复: 心性归一
    你才啥都不懂,还胡言乱语,浪费你时间?那你回个屁啊
    心性归一 回复:
    你都不懂,还说什么…浪费我时间
  • 2024-05-08 12:04

    我认为还是别交换,以美国的毫无信誉的传统,说不定给的又是假的

  • 2024-05-08 21:43

    美国人必须先向他们的国会打报告,看它们国会批准不批准?如果美国国会批准了,那不就是打自己这个沃尔夫条约的巴掌吗?到时候我们笑笑。不过我个人看法这个要我们自己先研究之后再定,看看有没有非常高的价值,如果有高价值的秘密,那还是不能给美国的,而且我们的研究成果也要保密,对外要放烟幕弹。

  • 2024-05-08 09:53

    央视没错,靠近月球时确实需要制动才能由转移轨道变成环月轨道,最后再制动才能登月,无知者无畏。

    用户13xxx07 回复:
    人家啊三直接登陆月球
    雕刻时光 回复: 用户13xxx07
    所以直接嘎了[呲牙笑]
  • 2024-05-08 07:56

    有什么可质疑的?追月怎么追?这次发射不是逆向进入月球轨道吗?

  • 2024-05-08 06:13

    应给美国1g,把球踢给美国,看他以后如何踢回来?

  • 2024-05-08 07:49

    严重怀疑,美国当年登月造假

  • 2024-05-08 07:23

    申请需要用中文提交

    庄周梦蝶 回复:
    申请应该是一式若干份才行,书面得用白话文,文言文等一样一份,同时还要语音备份,分别用广东话,客家话,四川话,云南话,河南话等各类一分才能通过[滑稽笑]
  • 2024-05-08 06:48

    在月球附近并且即将成为环月飞行的航天器,用月球坐标系才是合理的。

  • 2024-05-08 08:14

    不要细究,有专家操控,吃瓜的看看热闹就好了。

  • 2024-05-08 14:47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介绍,为了踩好这一脚“太空刹车”,八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六号轨道器配备了1台3000牛推力的轨道控制发动机,以进行引力捕获时的制动减速控制。

  • 2024-05-09 04:27

    其实很简单专家的标准是国际版,但是我们已经自己制定了标准,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航天不能是我们说了算。

  • 2024-05-08 20:27

    不白给,拿相同价值的东西来换,不满意不给!

  • 2024-05-08 10:41

    自媒体??呵呵

  • 2024-05-08 10:12

    鹰酱花钱买!!!一克10亿美金!用以支持中国登月的开销![笑着哭]

  • 2024-05-08 14:22

    中国是礼仪之邦,回礼1.1克好了

  • 2024-05-08 15:15

    不给美国佬大流氓,有本事自己采去

  • 2024-05-08 02:33

    “仅仅在登陆月球准备上就需要20天的时间,而且月球背面是一个漫长无边的黑夜,“无尽的黑夜吗?

  • 2024-05-08 11:34

    不能给,美国给中国月土是外交上给的,不是靠科研途径。关系不好还想要。还有一个对他们登月好怀疑,照理他们采的比我们多多了。

  • 2024-05-08 09:23

    因为受到月球引力作用,嫦娥6号是加速奔向月球,所以必须制动减速,才能进入环月轨道。

  • 2024-05-09 07:45

    转移轨道高度并不是刚好挨着月球,那样存在失败的风险,而是越过月球,给捕获创造机会,因此央视没有说错。

  • 2024-05-08 18:19

    一派胡言

  • 2024-05-08 18:44

    中国科研的国际合作,应该合法的,也就是说,合作机构的行为,对机构所在国家来说必须是合法的,中国科研合作不能参与任何非法合作!!

  • 2024-05-08 20:44

    椭圆轨道,在近月端是高速,在远月端是低速。

  • 2024-05-08 22:49

    瑞典??!北约?

  • 2024-05-09 05:48

    用词不准确而已,是制动进入近月轨道进入环月飞行

  • 2024-05-08 07:15

    “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这是严重病句

    韩禹 回复:
    你搭车过来的吗?细品
  • 2024-05-08 11:09

    自媒体吃打粉

  • 2024-05-08 21:35

    文科生表示听不懂

  • 2024-05-08 18:41

    真的假的

  • 2024-05-08 09:12

    说的这些应该都是八号发生的事,今天七号没到呢。

  • 2024-05-08 21:02

    绝对要交换,不然绝对不给,给了反而以为我国是怕了美国佬。

  • 2024-05-08 19:44

    央视说法没错啊,进入月球轨道首先要制动减速,利用月球引力让月球车接近月球后再启动加速后在月球轨道运行达到平衡

  • 2024-05-08 22:42

    那个小月球探测车估计跟鞋盒子差不多大,动力,能源,控制系统和工作载荷集成度很高,非常棒[点赞]

  • 2024-05-09 06:49

    这车是真小啊,眼神不好都看不出来[得瑟]

  • 2024-05-08 10:07

    要是美国人在样品上再造假呢??真的藏起来,假的给我们,先不急,签个协议,拿了要当面验货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