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传]“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外滩小猫咪 2024-04-29 17:58:57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雄才大略的划时代人物。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皇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也是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第一人。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誉之者称其为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毁之者则称其为专制独裁的“一代暴君”,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神秘统治者的面纱,探讨他是如何一统六国,开创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

早年生活

在秦昭襄王的时代,远交近攻的战略让秦国与赵国缔结了和平协议,而质子交换则成为两国友好的象征。嬴政的父亲异人,作为秦国质子被送往赵国。

然而,正是在赵国,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吕不韦。吕不韦看中了异人的潜力,决心助其一臂之力。他巧妙游说华阳夫人,让异人得到安国君的青睐,最终成功登上太子之位。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异人的返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赵国不放人,吕不韦便以秦国未来的利益为筹码,游说赵孝成王。他深知秦孝文王年事已高,赵国的质子异人便是未来秦王的关键。一旦异人登上秦国王位,赵国的利益将大打折扣。在吕不韦的巧妙谋划下,赵王最终同意了异人返秦。异人回到秦国后,吕不韦更是巧妙地让他穿着楚服拜见王后,王后大悦,异人因此改名为“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庄襄王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得到了秦孝文王的赏识,最终在华阳王后的劝说下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短暂,庄襄王即位后,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并继续执行“远交近攻”的国策,稳固秦国的霸权。

然而,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变数。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王之位。嬴政即位当年,晋阳发生的叛乱虽被迅速平定,却暴露出秦国政权的不稳定。为了稳定政权,嬴政尊称相国吕不韦为仲父,将国政大权交予他手中。吕不韦以养士闻名,门下食客众多,更编撰了《吕氏春秋》,展现了他的文化影响力。然而,当时的秦国国政并非完全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而是被三大外戚势力所分割。

这些外戚势力各有代表,其中华阳夫人代表的楚系外戚、夏姬代表的韩系外戚以及赵姬代表的赵系外戚,都在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外戚势力的倾轧,不仅影响了秦国的政治走向,也深刻影响了嬴政的统治格局。

成蟜叛变

成蟜是秦王政的亲弟弟,曾被封为长安君,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叛秦降赵。成蟜作为秦庄襄王之子、嬴政之弟,身世显赫。然而,公元前239年,他却在攻打赵国的途中突然叛变,选择投降赵国。

关于成蟜叛变的原因,历史学家们各执己见。有观点认为,他的靠山、韩系外戚的夏姬去世后,成蟜失去了重要支持,嫪毐趁机清洗韩系外戚势力,迫使成蟜叛乱。还有观点怀疑成蟜在叔父们支持下,认为兄长秦王政非亲生而投靠赵国,意图夺位。然而,也有学者提出,成蟜可能并未叛秦,而是在出征时突然染病,不得不班师,途中在屯留去世。

嫪毐之乱

在秦庄襄王逝世后,吕不韦与太后赵姬的关系一直秘密而复杂。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害怕事情败露,于是暗中寻找了嫪毐作为替身。太后对嫪毐产生了浓厚兴趣,将其带入宫中,并秘密保护他免受腐刑之苦。这段秘密情事最终导致了太后的怀孕,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捏造卜辞,双双移居秦国旧都雍,并在那里生下了两个孩子。

嫪毐因太后的宠爱而飞黄腾达,被封为长信侯。然而,随着嬴政成年并举行冠礼,一场针对嫪毐的告发引发了轩然大波。嫪毐在得知自己的秘密即将被揭穿后,决定孤注一掷,发动政变。然而,他的军队不堪一击,最终他被生擒并处以车裂之刑,其家族也被夷灭三族。太后赵姬则被囚禁在雍都。

吕不韦失势

嫪毐叛乱最终牵连到相国吕不韦,嬴政打算诛杀吕不韦,但吕不韦毕竟令嬴政父亲得以登上秦王之位,有拥立之功,而且有众多吕不韦门客求情,于是打消了判处吕不韦死刑的念头。

秦王政十年十月,嬴政以失职为名罢免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并把吕不韦放逐到其领地。不过一年过后,吕不韦仍然名声显赫,有不少来自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专程拜访吕不韦。

嬴政惟恐吕不韦发动叛乱,向他赐下一封指责他的敕书,吕不韦被下诏,命他与其族人迁往蜀地,想到嬴政不会放过自己,惟有服毒酒自杀。至此,嬴政彻底扫清了威胁自己王位的因素,大权独揽,成为秦国实权在手的君主。

歼灭六国

尽管嬴政即位初年年龄尚幼,但其麾下秦军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而且在为兼并六国,一直在做准备,修筑郑国渠,废除了“逐客令”与重用李斯,任命李斯为长史,负责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能收买的六国权贵大臣,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把他们杀掉;成功离间六国君臣关系后,嬴政随即派良将随后攻打。由于秦军战胜所付出的代价甚少,故嬴政任命李斯为客卿。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治国策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措施。他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百官体制,采用三级行政区划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防止六国遗民作乱,秦始皇下令收集兵器,熔化铸成铜人,放置在宫廷里。此外,他还进行了巡游,拆除原关东六国的城廓及堤防,方便交通,促进贸易。

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他推行“书同文”政策,废除关东六国原有文字,使小篆和隶书成为全国通行的字体,对中国文化、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国防建设

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建设,秦始皇33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秦始皇下令将秦赵燕三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称为“万里长城”。

此外,还大幅修筑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将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李斯正是其中一名负责驰道修筑工程的大臣。此外,秦始皇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下令开凿南通百越的运河。

兴修土木

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便已开始为自己的宫室大兴土木,每逢灭掉一个诸侯,都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仿造该诸侯国的宫室,范围从雍门往东直到泾、渭二水交会处,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长廊互相连接起来,并把虏来的美人和钟鼓乐器放在里面。

秦始皇时期建造的宫殿有,阿房宫,曲台宫,长乐宫,兰池宫,宜春宫,咸阳宫,兴乐宫等宫殿。秦始皇的另一个宏大工程就是花了三十余年时间,修建自己的陵墓,后世称为秦始皇陵,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一起,共动员了近七十万人,由于骊山一带盛产黄金,南面的蓝田以盛产美玉闻名,故此被秦始皇视为风水宝地,因而定此为自己的长眠之地,戍卫陵寝的秦兵马俑便是秦始皇陵其中一部分。

巡游求仙

秦始皇一统天下,十年期间六次巡游近全土三分之一,以示强、威服海内,但亦采怀柔手段舒缓昔六国反抗未平之情绪;如袭齐、鲁之礼行封禅,依齐人八神信仰登成山祭日主。

晚年秦始皇深信不疑且陆续遣人寻求不死之药。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6,000人渡东海求神仙。《楚义六帖》记载,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瀛洲(即今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秦氏为其后代。

刺杀事件与焚书坑儒

秦始皇自消灭六国后,引起无数人的仇视,故遭到暗杀并不罕见,除了荆轲刺秦较为人所熟悉外,还有高渐离暗杀未遂,张良的博浪沙行刺事件,咸阳暗杀事件。

秦始皇的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各种指责纷纷而来,不同于秦始皇法家的种种学说不绝于耳。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于是便有了焚书坑儒事件

病死沙丘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踏上第四次全国巡游之旅,随行的包括他的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及执掌中车府令的赵高,在抵逹黄河下游的平原津时,突发重病倒下,在沙丘平台逝世,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

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在秦始皇死后,伪造了遗诏立胡亥为皇帝,是为秦二世,并赐死扶苏。

秦始皇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实行的高压政策和焚书坑儒等行动,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和反抗。这些反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尽管如此,秦始皇的统一事业仍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政治智慧和胆略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0 阅读:3